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精简3篇)

时间:2013-09-06 01:45: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 篇一

尊敬的高校老师们:

您们好!我是一名大学生,通过这封公开信,我想向您们表达我对您们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能够与您们共同探讨一些关于教育的话题。

首先,我要感谢您们对我们学生的辛勤付出。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您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您们在教学过程中,用心教育每一位学生,引导我们掌握知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您们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在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我想和您们共同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希望您们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我们的需求和问题。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我们也希望您们能够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现代高校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最后,我想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作为高校老师,您们的工作压力和责任都非常大,但是您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您们是我们的榜样和导师,您们的教诲将伴随我们一生。在此,我衷心祝愿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继续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们的辛勤付出和教育之恩!

祝好!

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 篇二

尊敬的高校老师们:

您们好!我是一名大学生,通过这封公开信,我想向您们表达我对您们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能够与您们共同探讨一些关于教育的话题。

首先,我想谈谈教育的意义。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教育,我们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品格和人格,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高校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您们不仅传授知识,还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您们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引路人,您们的教诲将伴随我们一生。

其次,我想和您们共同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进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环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希望您们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掘他们的潜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我也希望您们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只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最后,我想再次向您们表达我对您们的感激之情。作为高校老师,您们的工作压力和责任都非常大,但是您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您们是我们的榜样和导师,您们的教诲将伴随我们一生。在此,我衷心祝愿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继续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们的辛勤付出和教育之恩!

祝好!

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 篇三

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

  核心提示

  10月21日,辽报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向各位微友征集微故事。没想到大家的热情十分高涨,在后台共收到300多条留言。不出辽报君所料,许多留言中都反映,在大学课堂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这着实令辽报君及整个辽报编辑部的同事们坐立不安,于是我们思索、我们追问、我们学习,最终用了一个月时间筹备,推出大型策划《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今天刊发了第一期《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策划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一社会问题,并试图寻找答案与解决之道。同时,辽报官方微信继续向各位敞开,您还有什么话也别掖着藏着,言无不尽,大家共勉。

  一、 老师在大学课堂上讲中国存在三大问题

  研究大学课堂上的问题,我们选择再老老实实地当一回学生。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腐化、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二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到底该是什么样的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清晰的来路。历史的发展是延续的,每一个时期都不是孤立的片段。当今的中国,其政治形态、社会结构、观念习性,都受到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

,因此必然烙下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评说中国,不能只看地理的横坐标,更要看历史的纵坐标。中国所走的路,由来长矣,可能与别人平行,也可能与别人交叉,但绝不会重合。中国的路,肯定不会笔直,势必遇到沟坎,但借别人的尺子来规划、用西方的刻度来丈量,是行不通的。大学的老师,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应该把这个道理传授给学生。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整体的`模样。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客观真实,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值得提倡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始点。除了问题,中国也有成功的案例,也有需要总结的做法和经验。“问诊”中国,需要给出全面准确的报告单。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国情的了解还不深刻,老师有责任讲述中国整体的模样。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绝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绝不是迷茫的,而是目光四射的。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光明的未来。文学家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有情绪、情感和情怀。学生们都是“向日葵族”,习惯朝着老师转。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心态光明的老师,教出的就是一群积极光明的学生。社会上都是光明的建设者,这个国家必定有光明的未来。

  三、 我们有如下建议

  在你们编写案例的时候,请善待身处其中的中国。可以端出中国的问题,但端出来要讲清楚、讲明白,讲过了要作客观理性的评价,评价之后要回到原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把中国当做靶子,随便拍打,随意责骂,谁都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痛。

  在你们发表看法的时候,请注意语气和分寸。敢讲不是个性,会讲才是本事。说一些激愤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一时兴奋,但真正能让学生一生记取的,能够赢得尊重的,还是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是经岁月检验后沉淀下来的思想和智慧。

  在你们比较中外的时候,请多一份历史的眼光。短短几年的留学,所见所闻可能是浅层次的,常挂嘴头的未必是“真经”。即便是西方制度的优越之处,也不能简单复制。我们从根本上都是文化层面上的中国人,了解自己的传统,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找到最无悔的道路。

  四 、老师抹黑中国不是偶然现象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随意被抹黑,一些老师在讲台上牢骚失控,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在整个社会,都潜藏着类似的情绪。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天天发牢骚,生活越来越好,牢骚却越来越多。大学课堂,是当代中国社会宏观景象的一个投影;身份特殊的大学老师,也有着作为社会一员的普通身份。只不过,那么多牢骚和消极,在最不该反映的地方反映了。

  心理学家说,抱怨是人的本能。抱怨带来的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习性。而停止抱怨,改用进取的态度去思考光明,却需要意志力。

  社会是不完美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克服很多困难,不顺心、不如意在所难免。人,要以建设性的姿态去生活、去工作,要有去改变、去改革的激情和热情。不抱怨、不牢骚,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也要有韧性去适应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并有智慧地区分两者的不同。小到个人和单位,大到社会和国家,都需要这种精神,也匮缺这种智慧。

  五、 课后思考题

  教师在课堂上会大量举例,反面的例证往往来自中国。特别是像法学、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一些领域,我国目前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都成为了高校课堂上的靶子。

  □敢讲的老师,会讲的老师,你喜欢哪个?

  有的老师把敢说敢讲作为证明自己个性和学术水平的标志,但提出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对问题作出准确科学的分析,同时选择一种更能为学生接受、给学生以正确引导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代表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标志。

  □你喜欢海归老师的“留学感”吗?

  目前高校中已经有大量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但有时候亲身经历的并不一定就是全面、准确的,海归教师是不是真懂西方、真懂中国,值得关注。

  □你喜欢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己吗?

  很多乐于“批判现实”的老师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情绪性,把自己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不如意带到了课堂上。站上讲台,就要有传道授业的责任感和为人师的使命感。

  □老师该怎样引导学生谈论现实问题?

  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注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回避。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是个学问,不能简单地做非黑即白的判断。

  □你心中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很多大学生说,有的老师愿意在课堂上批判现实,他们更愿意接受更多的正能量,做一个积极光明的向日葵族。

  □国外高校怎样讲述自己的国家?

  如果你有国外留学的经历,请你回忆一下在那些课堂上你的老师是在怎样讲述他们的国家。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生活?

  社会永远是不完美的,发牢骚、抱怨、悲观的情绪以及虚无主义的想法,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发展无益,特别是承担传道授业之重任的教师,更有责任着眼于未来,以一种建设性的姿态去生活、去教书,去讲述我们的国家,讲述中国道路,传递中国自信。

  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讨论。关于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关于大学课堂,关于老师,您有什么话想说,我们在微博、微信和邮箱里等着您。

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