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的风俗作文【推荐5篇】

时间:2016-06-02 09:31: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重阳的风俗作文 篇一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风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表达。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首先,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是因为九月初九这一天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正是登高赏秋的好时机。人们会选择一些山岳、小山丘或是高楼大厦,登上山顶或是楼顶,远眺山川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登高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俯瞰城市,放松身心,增添节日的喜悦氛围。

其次,重阳节还有赏菊的习俗。九月初九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去花坛、园林或是家庭院中赏花。菊花因其花形美丽、花色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戴上菊花,赏菊花,感受花香飘溢的花海。同时,也有人会将菊花插在衣领、衣袖或者是帽子上,以示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此外,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常绿植物,被视为辟邪和驱鬼的神物。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佩戴茱萸,希望能够祛病辟邪,保佑自己平安健康。茱萸还被用来制作茱萸糕,这是一种以糯米制作的甜品,象征着团圆和吉祥。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互送茱萸,寓意着祝福和关怀。

总之,重阳节的风俗习俗丰富多样,每一种习俗都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和祝福。无论是登高赏秋、赏菊花还是佩茱萸,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祝福的表达。重阳节的风俗习俗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重阳的风俗作文 篇二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关爱。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阳节的独特风俗。

首先,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会选择一些山岳、高楼大厦等地,登上山顶或楼顶,远眺山川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登高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让人放松身心,增添节日的喜悦氛围。特别是年纪大的人,他们登高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长寿健康,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其次,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九月初九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去花坛、园林或者家庭院中赏花。菊花因其花形美丽、花色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戴上菊花,赏菊花,感受花香飘溢的花海。菊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赏菊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气氛,还能寓意着平安和吉祥。

此外,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常绿植物,被视为辟邪和驱鬼的神物。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佩戴茱萸,希望能够祛病辟邪,保佑自己平安健康。茱萸还被用来制作茱萸糕,这是一种以糯米制作的甜品,象征着团圆和吉祥。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互送茱萸,寓意着祝福和关怀。

总之,重阳节的风俗习俗丰富多样,每一种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风俗习俗已经成为了重阳节的独特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重阳的风俗作文 篇三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个既温馨又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外婆每天为了我们全家忙里忙外的身影,心想外婆真辛苦啊。平时我也没为外婆做过什么,今天一定要多陪陪她。

  外婆有喝茶的习惯,我给外婆泡杯茶吧。说干就干,我拿来电水壶,灌满水,插上电源。没多久,水烧开了,我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儿给外婆泡茶了。外婆血压高,喜欢喝苦丁茶,我把几片苦丁茶叶放入水杯中,倒入热水。可能是我太心急了,一不小心把水溅出来烫到了手,疼得我直甩手。但我想着外婆平日为我们操劳却毫无怨言,我这点疼又算什么呢?我小心翼翼地捧起热气腾腾的茶,递给了外婆,轻声说道:”外婆,今天是重阳节,这是我亲手为您泡的茶,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外婆欣喜地接过茶,开心地笑了,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称赞道:”我的孙子长大了,懂事了!“

  外婆喝茶时,我依在她的身旁,看到白发已爬上她的头顶。这都是为我们操劳的啊!”外婆,我帮您捶捶背吧!“我关切地说着。”好,好,我的孙子真懂事!“我把两个小拳头放在外婆的后背上,轻轻的捶了起来。左一下右一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捶着,还不时的伸开小手轻轻的按摩她的后背。捶着捶着,我问外婆:”舒服吗?“外婆高兴地说:”舒服极了!“看着外婆高兴的样儿,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今年的重阳节,外婆过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重阳的风俗作文 篇四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家乡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民间活动——炼火。听妈妈说炼火之前还有表演,而且妈妈也要去参加表演。

  晚饭过后,我怀着一颗快乐的心来到炼火场。抬头一看,炼火场那块地方放着一堆木炭,木炭旁边有一大块地方空出来,上面铺着一块布。五点三十分,表演时间到了,首先是花头台,然后是腰鼓,第三个节目是舞蹈,接着我妈妈也出场了,她们表演的是红色娘子军,穿着整齐的军装走出来,手中拿着一把玩具枪,演得多么精彩!

  节目表演很快结束了,人们在那空地上盼着、等待着。那些工作人员把火堆用工具往中间推,然后生起来。那堆火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座火山。火越来越旺,人群也多起来了,有些人站在火堆旁,有些站在山上,还有些人拿来梯子站在梯子上,真是人山人海。

  八点左右,炼火活动终于开始了,勇士们到小河边把脚给洗了,领头的“勇士”在桌子上说着话,好像为炼火的“勇士”祈求神仙保佑,领头的祈求完毕,向火堆的四个方向喷了一口水,然后勇敢地冲了过去,后面的“勇士”们相继冲过了火堆。第二次冲锋时,领头的又飞快地冲过了熊熊的'烈火,后面的人用他们的工具——铁锹把烈火往两边翻,翻的时候总有一群群火苗冉冉升起,冲过去时也会有一些火苗升上天空,好像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空中飞来飞去,似乎那些“萤火虫”也在为那些勇士们鼓掌。炼火渐渐接近尾声,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炼火场。回到家里,我还在不断地回忆这次炼火的场景。

  炼火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民间活动,它能吸引全国各地的来客,据老人们说,能去邪,保一方平安,让家乡的人们一年四季安居乐业,开开心心地生活在美丽的山村土地上。

重阳的风俗作文 篇五

  重阳时节,人们在登高的同时,还伴有放风筝的活动。此时的街头和旷野上,随处可见放飞的风筝:天上白云飘飘,风筝点点;地上笑语阵阵,菊花盏盏。好个重阳九月天!

  按照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一年有两次集中放飞风筝。上半年在清明,下半年在重阳。清明时节地气上扬,是放风筝的好时机;而重阳时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人们纷纷借登高之机放风筝。此时,不少老者也加入到登高、放风筝之列,以健康的体格证明自己能够活到九十九。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因此只能用竹木制成。汉代,人们已经能够用牛皮制作风筝了。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人们便开始用纸制作风筝,出现了“纸鸢”和“纸鹰”的称谓。“风筝”之

名的出现,是在五代时期。唐以后,风筝在民间盛行,形状已经不局限于鹊、鸢等鸟类,还有仙女、龙、凤、蜜蜂、蝴蝶、虫、鱼等等,花样繁多,应有尽有。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在我的故乡,清明时节放的风筝各式各样,但以龙的造型和图案为主,传说自清明之后,龙的活动就越来越频繁;重阳时节,天空高远晴朗,经常可以看到翱翔的雄鹰,所以此时风筝的形状图案就以雄鹰为主。飞向高空的风筝,与登高的人群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重阳节的前两天,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开始自己动手扎风筝了。扎风筝的原料都是自己寻找的。骨架有的用劈开的竹条,有的用柳条。当然,柳条的效果不如竹条理想。扎好骨架后,用糊窗户的毛头纸将其糊上,再用毛笔蘸上染粗布用的颜料,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一架风筝就大功告成了。至于雄鹰风筝,我们是扎不了的。且不说制作难度大,单是所用材料,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此,我们都盼着村里会扎走马灯的猫爷来制作雄鹰风筝。他的雄鹰风筝,带着竹哨,放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好听的哨音。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在乡亲们登高的土丘旁把雄鹰风筝放起来,引来乡亲们的称赞和喝彩。正是:重阳到来放风筝,互比高低戏秋风。眼界最是今日宽,菊花香中传笑声。

重阳的风俗作文【推荐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