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篇一
在秭归水文地质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当地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参观了秭归的水文地质局。在那里,我们学习了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调查方法。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和利用的科学。秭归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因此水文地质的研究对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非常重要。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前往实地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我们使用了各种仪器和设备,包括地质钻机、水位计和取样器等。我们首先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地点进行调查。通过地质钻机,我们可以了解地下水层的构造和组成。水位计则用于测量地下水位的高度。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地下水的取样。通过取样器,我们可以采集地下水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水质分析。通过水质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污染状况。这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提供安全的饮用水非常重要。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验到了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水文地质不仅涉及到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还涉及到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水文地质领域的知识,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篇二
在秭归水文地质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研究项目。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秭归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局。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措施。秭归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过度开采和污染的问题。因此,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深入研究了秭归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我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地下水位监测、水质分析和地下水模拟等。通过地下水位监测,我们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变化趋势和水位补给情况。水质分析则用于评估地下水的质量状况。地下水模拟则可以模拟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情况。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首先,我们建议加强地下水位的监测和管理,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我们建议加强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地下水的水质。此外,我们还建议加强地下水模拟和预测,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供应情况。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和参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篇三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接近尾声,这次实习让你有什么心得呢?不能光会埋头苦干哦,写一份实习报告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南丹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南丹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河池市金城江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02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11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
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陈毓川(1993)[2]对桂北地区各时代统、组地层单元中成矿元素与同类岩石中的背景含量比较,认为四堡群中富集的成矿元素有:W、Sn、V、Fe、Mn、Co[29];丹州群有:Th、Fe、Cr、Co;寒武系是:Th、P、Au、As、Sn、Pb的富集层位;下奥陶统是Cu、Ni、Mo、V的富集层位。
因此,基底地层具有为上覆地层中的矿床提供成矿物质的条件。
四、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的构造线沿北西向分布,主要构造包括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长坡-铜坑、巴力和高峰等锡多金属矿床沿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呈串珠状排列。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呈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3160-3400,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0-75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大厂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铜坑-长坡矿床即产于断裂的上盘。
大厂断裂等NW向构造,还普遍被NE向(250~450)断裂切割,NE向断裂主要显张扭性,在大厂背斜的转折倾伏部位特别发育,是后期充填脉状矿体的主要容矿构造。
大厂背斜:位于大厂断裂北东侧,是与之近于平行的倒转背斜,背斜西翼岩层产状较陡,倾角大于70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东翼较平缓,倾角小于400。
背斜轴迹为3300,向北部转为3000,向北西倾伏。
在倾没端的中、上泥盆统不同岩性接触层位,岩层间普遍发育强烈的层间错动,特别是在细条带硅质灰岩(D3l2b)与小扁豆状灰岩(D3l2c)、细条带硅质灰岩(D3l2b)与宽条带灰岩(D3l2a)以及宽条带灰岩(D3l2a)与硅质岩(D3l1)等层位之间的层间错动尤为强烈,错动带中常含有大量沥青质。
这些构造对后期的改造成矿和矿体的形态、产状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五、矿区岩浆岩特征
丹池成矿带内主要有燕山中、晚期的花岗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龙箱盖、大厂、芒场等地,以岩脉、岩株、岩床形式产出,属浅成-超浅成岩浆岩。
岩石种类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煌绿玢岩、闪长玢岩、白岗岩等。
1、黑云母花岗岩
出露于矿带中部的龙箱盖褶断带,面积1600m×200m。
据地球物理资料,其为一等轴状(东西向略长)的隐伏岩体,在0m标高的面积约21km2。
该岩体主要组成矿物包括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副矿物成分有黄玉、磷灰石、电气石等。
同位素年龄为167Ma及97Ma,相当于中白垩世,为燕山晚期产物。
在化学组成上其特征是:①Si02含量高;②偏碱性,K20含量大于Na20;③氧化铝过饱和;④贫CaO、Fe203、FeO、MgO和MnO等组分。
2、花岗斑岩
分布于长坡矿区的东部,呈岩墙状产出,当地称之为“东岩墙”,地表共见3条,一般长500-1500m,最长达8000m,宽5-16m。
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约700。
含少量黄铁矿、闪锌矿、自然铜、脆硫锑铅矿以及锡石等矿物。
在长坡等地观测,该岩墙周围的蚀变作用很弱,也远离锡矿体。
其Rb-Sr同位素年龄为93Ma.
3、石英闪长玢岩
断续出露于长坡矿区的西部,以岩墙形式产出,当地称之为“西岩墙”,地表可见1条,近于南北向,长200-500m,宽2-16m,含有少量黄铁矿、铁闪锌矿等金属矿物。
4、白岗岩
分布于龙箱盖隐伏黑云母花岗岩岩株边上,沿断裂和层间断裂充填形成岩脉、岩床或岩枝,规模较小。
六、矿床地质特征
1、构造位置:
大厂矿田位于广西山字形构造西翼的北段丹池成矿带中(桂林-柳州右翼,融水-柳州中翼,河池-柳州西翼)。
成矿带长160公里,宽30公里,除大厂矿田外,还有芒场、北香、芙蓉厂、益兰、麻阳等5个矿田。
该矿带由走向北西330°的丹池复式背斜及一系列大致平行的逆断层、逆冲断层,以及与丹池褶断带大致垂直的三个次级横向隆起带组成。
大厂矿田包括:西带长坡、铜坑、龙头山,中带拉么、茶山,东带大福楼、亢马等。
长坡-铜坑矿床位于大厂矿田西矿带北部、NW向大厂断裂走向由340°向316°转折处与NE向长坡-铜坑断裂交汇部位的东南区。
该矿床在平面上投影呈NE-SW向展布的椭圆形,面积约1.5km2;在剖面上,赋存在大厂断裂的上盘及与该断裂相伴生的倒转背斜东翼的上泥盆统中。
2、成矿模式:
(1)泥盆纪(约416百万年)沉积成矿作用:
同生成矿。
该矿床形成于陆缘裂谷环境中更次一级的深水坳槽中。
下渗并被加热的海水与底盘岩石互相反应,一方面为成矿热卤水提供了硫和氯,另一方面从陆源碎屑物质和富锡的老陆壳或矿化体中淋滤出了锡和其他金属及银。
富锡和其他金属的热卤水稳定而持续地排泄到海底,形成了富含锡石的整合的块状或层状硫化物矿体及与之有关的热水沉积岩。
成岩成矿。
在同沉积矿体形成后,于成岩阶段,在硅质岩单层内形成了梯状脉,于同构造期变形阶段,在容矿地层内形成了不整合的裂隙脉。
这两种脉状矿化形成时,不伴随有大规模的构造变形作用及成矿溶液的夺流活动,故它们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层状矿化。
另外,由于它们成矿的物化条件也近同,致使这两种脉状矿体中锡石的矿物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都十分相似。
(2)燕山时期(约130百万年)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热液充填)成矿作用:
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原生矿体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褶皱作用及石香肠化;并因花岗岩侵入作用,于拉么地区形成了铜、锌、钨叠加改造矿化作用,于长坡-铜坑地区形成了大脉状锡石(锌、铅、锑)硫化物矿化作用(图-2)。
总结为:沉积成岩成矿-构造运动-上升隆起-岩浆岩入侵热液叠加,这么一个复合构造成矿过程。
3、矿床分带
大厂矿田各类矿床围绕龙箱盖岩体作水平环带状分布。
自岩体接触带向外,围绕岩体接触带分布有:含锡矽卡岩—热液型锌铜矿体,并以岩体为中心呈多层次水平环状或半环状分布;自岩体按触带向外的东西两侧分布有北西向的高、中温热液型锡多金属成矿带,构成了早期成矿作用的顺向分带;成矿作用晚期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钨、锑成矿带又分布在矿田中部龙箱盖岩体顶部围岩中,叠加在矽卡岩锌铜矿体之上,并穿插锡多金属矿体造成了晚期的逆向分带。
在矿田成矿作用垂直分带方面,以长坡—铜坑矿床最具代表性。
矿床深部有早期矽卡岩—热液成矿期形成的顺层交代的磁黄铁矿—铁闪锌矿矿石建造,上部为高、中温热液成矿期形成的锡多金属矿石建造,并在深部出现叠加现象,形成了成矿早、中阶段的顺向分带,而高、中温热液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具有早、中阶段的顺向分带,到晚阶段硫盐矿物和辉锑矿—方解石组合在深部出现了叠加现象,造成了晚阶段的逆向分带。
可见,大厂矿田的矿床分带,在水平空间上或垂直空间上均出现了早期顺向分带和晚期转为逆向分带的现象。
4、地层
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硅质岩—细粒碎屑岩建造,自下而上有:中泥盆统下段(D21)为生物礁灰岩、细晶灰岩;中段(D22)为灰岩、泥灰岩、页岩、硅质岩,总厚度280m;上统榴江组(D31)为薄—中层状硅质岩夹硅质灰岩和硅质页岩,厚60-160m;五指山组(D32)为条带状灰岩(D32a+b)和扁豆状灰岩(D32c+d),厚115-165m;同车江组(D33)以泥灰岩为主,夹薄层钙质碳质页岩,少量细砂岩和粉砂岩,厚80-116m。
石炭系(C)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少量砂岩、粉砂岩和黑色页岩,厚766-1438m。
泥盆系地层具有含碳质、硫、硅、铁高,层理发育等特点,这套碳酸盐岩地层为成矿提供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锡石硫化物矿体均产于中上泥盆统的这套碳酸盐岩—硅质岩—泥灰岩的岩石组合中。
长坡-铜坑矿床从上到下、从新到老的地层分别为:1、D33泥灰岩、页岩;2、D2d3大扁豆灰岩;3、D2c3小扁豆灰岩;4、D2b3细条带状灰岩;5、D2a3宽条带状灰岩;6、D13硅质岩;7、D22灰岩、页岩、硅质岩。
1、D33
泥灰岩、页岩
灰黑色至黑色,泥质、钙质、碳质,可见生物碎屑化石)。
厚340~370米。
层理发育,岩性软,抗压强度1177㎏/㎝2。
如1#标本。
2、D2d3
大扁豆灰岩:灰色,扁豆状构造,扁豆体排列不规则,扁豆体大小4cm×2.5cm~2cm×0.6cm之间,成份以钙质为主,少量泥质,岩性软。
厚15~20米。
岩石完整、层理不发育、裂隙较发育。
抗压强度1150㎏/㎝2。
3、D2c3
小扁豆灰岩:灰色,扁豆状构造,扁豆体排列较规则,扁豆体大小3.5cm×0.5cm~1cm×0.3cm之间,成份以钙质为主,少量泥质,岩性软。
厚90~116米。
岩石完整、节理发育,抗压强度1620㎏/㎝2。
4、D2b3
细条带状灰岩:深灰色硅质薄层与浅灰色钙色薄层相间,形成条带状构造,条带宽1~5mm,岩性较硬。
厚16~20米。
岩石坚硬,裂隙较发育,抗压强度1650㎏/㎝2。
层内有星散状或条带状黄铁矿产出。
层间见浸染状黄铁矿化,裂隙脉充填物中有黄铁矿、铁闪锌矿、脉石为石英。
5、D2a3
宽条带状灰岩:灰色,条带状构造,条带宽1~2cm之间,泥、钙质成份,岩性软,可见典型的层间梯状张性裂隙脉,裂隙由方解石充填。
层内有星散状或条带状黄铁矿产出。
厚16~20米。
岩石完整,抗压强度923㎏/㎝2。
6、D13
硅质岩:灰黑色至黑色,致密块状,隐晶细粒结构,组份主要是石英。
厚60~160米。
层纹或条带状构造,岩石坚硬、破碎、裂隙很发育,抗压强度1562㎏/㎝2。
本层含碳酸盐结核,有浸染状和顺层状产出的细粒黄铁矿。
(1)块状构造,黑色,磁黄铁矿沿裂隙充填,充填物为方解石。
(2)似条带状构造,少许星点状黄铁矿层间分布,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碎屑角砾。
7、D22
灰岩、页岩、硅质岩(7#标本、图-16):深灰色灰岩、页岩、硅质岩互层,成份:碳质、钙质、泥质、硅质,岩性软,有生物碎屑化石。
70~116米。
七、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北部虽有铜坑溪,南部有同车江溪,但流量小,受地下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地表且覆有200~350米厚的灰页岩隔水层,同车江溪距矿床甚远,与矿床不发生水力联系。
矿区内石炭系地层富含喀斯特水,但被长坡背斜地下水分水岭所隔,地下水流向北东,即
向矿床侧伏方向,因而喀斯特水对矿床充水不发生影响。地形对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排泄均有利。
矿床范围内的上泥盆统五指山组扁豆状灰岩裂隙发育,但含水的裂隙不多。
裂隙水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来自塌陷坑内的大气降水。
总的来看,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致影响矿床开采。
八、实习收获与体会
参加完三天的地质实习,真正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深深地懂得了地质工作者的辛苦。
通过三天的地质实习,不仅让我们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很大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比较好的掌握了正确地辨别观察到各种地质现象,能通过岩石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鉴别常见岩石矿物,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层产状,掌握野外识别方法,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这一次实习教会了我很多事情,首先是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即使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要坚持。
第二,本次实习让我对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本次实习更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三天我们基本都是在野外,每天顶着烈日,路边杂草丛生。
虽然早上老师允许我们坐车上铜坑,但我们几个同学还是依然选择走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