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用3篇)

时间:2018-05-03 02:15: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还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和现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和特点;

2.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经验和成果;

3.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交通拥堵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4.分析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对交通拥堵的影响;

5.提出适应我国城市实际情况的交通拥堵缓解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综合探讨交通拥堵问题的应对策略。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研究预期能够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本研究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适应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特点的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点。

五、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2.数据统计与分析:收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预计完成时间为3个月;

3.案例分析与专家访谈:选择几个典型城市进行案例分析,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4.策略提出与论证: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并进行论证和评估,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5.论文撰写与修改: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并根据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预计完成时间为1个月。

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数据获取与处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数据获取和处理相对困难,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源,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2.案例选择和专家访谈:选择合适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七、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市政工程, 2018(3): 12-16.

[2] 张涛, 李丽.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与对策[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9, 36(4): 55-60.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交通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来提升交通安全管理的效果成为可能。因此,开展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研究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和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2.探讨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3.研究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事故预测与预警方法;

4.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管理的影响和效果;

5.提出优化的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综合探讨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和策略。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研究预期能够对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同时,本研究将结合实际案例,探索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具有一定的创新点。

五、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文献综述:对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2.案例分析与数据统计:选择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预计完成时间为3个月;

3.方法研究与设计:研究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并设计交通事故预测与预警方法,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4.效果评估与策略提出: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管理的影响和效果,并提出优化的交通安全管理策略,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5.论文撰写与修改: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并根据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预计完成时间为1个月。

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数据获取与处理: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获取和处理相对复杂,需要克服数据收集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2.方法研究和效果评估:研究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应用效果,并进行评估和验证。

七、参考文献

[1] 李明, 张强. 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研究[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 35(6): 45-50.

[2] 王刚, 李丽.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9, 17(2): 28-34.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该课题的可行性,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课题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

  一、课题的意义

  由于轨道交通具备了高速度、大运量、高密度、独立专用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越来越突出的交通压力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成为了缓解城市化和机动化飞速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矛盾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都相继提出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发展模式,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根据各自城市的具体情况筹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现在我国已有20多个大城市陆续开始规划建设或已具备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建设快速发展,全国通车里程逐年增加,计划并开始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越来越多,当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成了,如何高效率的运营好轨道交通系统、保证运营服务质量、合理的实现科学运营组织,真正达到城市轨道建设为市民提供快速、安全、准时、便利的运输服务的目的,就成为当前社会需要研究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以上原因就使得对城市轨道的运输组织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它对指导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建成前需要运输组织规划,建成后需要高效的运输组织,这都需要合理的运营组织规划方案。合理的运营组织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行车间隔,更好的确定列车交路计划,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地铁高速、大运量、快捷的优势,方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本论文就是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分析对象,结合具体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结构及客流结构的特征,考虑其对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带来的影响,对系统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线路特点和客流需求特征,进一步对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规划和建设,国内外就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关于列车编组方案及行车间隔、客运量特征分析、列车运行交路、列车开行方案、运营方案评价等方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

  Sigurd以美国纽约大都市圈范围内的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包括轻轨、 地铁、通勤地铁等子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历史、系统构成、运营模式、客流组织、安全预警管理、运输能力计算、运营成本核算、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形成了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理论体系。

  1998年,季令、张国宝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阐述。

  2003年,何宗华等人编写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2006年,毛保华等人编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他们以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模式、客运组织、运输计划、运行图编制、运输能力计算、列车运行控制、运营安全管理、列车运营过程模拟与分析、运营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发了列车运行过程仿真软件来模拟列车操纵策略,提高列车运行预期效果和运行过程控制的精度,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二)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研究

  Casteili等(2004)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换乘站衔接的各条线路的客流量、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和方向特性,据此提出适应各线客流特征的列车时刻表的'优化方法。

  Assis等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时间动态特征以及车站乘客候车时间和和乘降时间,据此提出了分时段列车时刻表优化排定方法。

  方蕾和庞志显(2004)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在线路方向上和断面上的空间不均衡性和时间上的动态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布特征设计行车组织原则。

  周妍(2008)从小时、全日、季节的层面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间动态特征,从车站、断面、线路方向的层面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空间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客流预测方法的拟合程度。

  王修志和宋建业(2009)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了以交路选择和编组选择为核心的行车组织方案的确定方法。

  (三)有关多交路运营的研究

  在多交路线路的通过能力方面,徐瑞华等(2005a)基于长短交路套跑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的影响,提出设定小交路的“运行图周期分析法”;建立多种交路条件下城轨交通通过能力损失和车底数量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实例计算。 在交路设计方面,徐瑞华等(2006)根据在不同阶段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客流呈现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从服务水平、线路通过能力、列车运用、车站布置以及客运组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交路形式的特点,并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列车 行交路的建议。

  邵伟中等(2006)重点研究了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几种主要车站布置形式,总结了设置小交路的关键包括:折返站适应一端折返,且能满足列车越行的需要;加强终点站的折返能力和存车能力;换乘站合理设置侧线、渡线和相应的联络线;分分岔站的布置应尽量避免主线和支线间的行车干扰,便于换乘。

  (四)有关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

  Mignone等在保证某条线路各站列车时刻表稳定的前提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时段开行的快慢列车的跨站组合,是运输供给满足沿线横断面不均衡的旅客乘降量。

  Renfrew(1977)研究了中等运能的轻轨系统的技术参数,针对不同时段的客流特性提出了采用不同技术速度的运营成本效益计算模型,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高峰、平峰时段的快慢车开行对数的组合方案。

  袁博阵和王英涛(2004)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不均衡特性,分析了改变行车组织方式的条件,以节省旅行时间为目标,建立了采用分站停车的行车组织方式满足乘客需求的数学模型。

  宋键等(2006)针对开行跨站停、部分停站、直达列车的组织形式及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快慢车的越行问题,并以上海某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为例进行计算机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

  刘丽波等(2006)分析了东京私铁快慢车组合运营的方式及其配线方法,并根据上海市 域轨道交通R2线通过能力的要求,结合线路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运行图铺画,确定合理的越行站位置及其配线方法。 郭丽丽(2007)针对环放结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特点,以运营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结合大小交路的开行比例研究了列车停车方案模型,并应用于成都市地铁一号线的运输组织。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手段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方案的核心是客流的时空分布,客流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决定运输组织的全日行车计划,客流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决定运输组织的列车交路安排,其他的制约关系决定了车辆运用计划。本论文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西安地铁2号线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2号线的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2号线规划年的客运需求进行预测,得到相关客流指标,针对规划线网的地铁2号线制定详细的客流计划,得出列车编组方案、全日行车计划、列车运行组织、列车运用计划、行车交路方案、列车运行图编制等,最后得到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仿真评估。

  具体的研究内容有: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系统分析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西安地铁二号线基本技术条件和运营系统构成,并论述基本运营组织背景及要求。

  (2)西安地铁二号线运输需求特征及运量设计

  分析西安地铁二号线客运需求构成及影响因素,运用合理方法预测规划期全线及各车站客运量,分析高峰小时运量特征,设计规划期全线客运量指标。

  (3)列车开行方案及运行图编制

  运用运输组织理论研究西安地铁二号线列车开行方案,通过实验平台及设计运量数据计算运行图参数,编制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列车运行图,并计算运行图指标。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时间序列预测法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将预测对象的历史数据排列成为时间序列,然后通过分析改时间序列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从而外推出未来年的客流变化情况。即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时间序列所揭示的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这种变化趋势延伸到未来,从而对预测目标的未来作出预测。

  2)对比研究筛选法

  把一组或几个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通过综合比较它们构造和性质方面的特点,筛选出标准方案。本文中在客流预测中分析不同的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合理预测客流量;在列车开行方案研究中,对比各种方案,综合各方差异,筛选出合理的列车运行计划。

  3)数学归纳法

  以数集为对象,采用有限数学归纳法,进行计算,并归纳结果的渐变趋势,提出研究结论。本文中在客流特征分析中,对已知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到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各种

客流指标,总结客流变化趋势,进行运量设计。

  4)文献检索法

  5)实验法

  本文中需要利用railsys软件实验平台计算列车运行参数,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绘制。

  (三)撰写提纲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安地铁2号线基本情况概述

  2.1 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

  2.2 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背景概述

  2.3 线路运营系统分析

  第三章 线路现状客流分析

  3.1 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客流分析

  3.2 西安地铁2号线客流构成分析

  3.3 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影响因素

  第四章 客流预测和客流特征分析

  4.1 预测方法

  4.2 预测内容

  4.3 西安地铁2号线客流时序特征分析

  4.4 预测结果客流特征分析

  第五章 线路运营组织方案设计

  5.1 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运营组织方案

  5.2 列车选型及编组方案的确定

  5.3 全日行车计划的确定

  5.4 列车交路计划

  5.5 列车停站计划

  5.6 车辆配备计划

  5.7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六章 Rialsys系统介绍及运行图的编制

  6.1 Railsys系统简介

  6.2 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方案设计在Railsys系统的实现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课题预期成果

  本课题预期成果主要以工程设计形式提交。

  具体成果如下:

  1) 西安地铁2号线线路技术条件和运营系统分析。

  2) 西安地铁2号线规划期预测客运量,及客流特征分析,客运量指标计算。

  3) 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组织方案的研究,及运行图的编制。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安排及时间安排

  我专业定于16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17周进行毕业答辩,按此计划进行阶段安排及时间安排。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第1周:深入了解课题的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内容、目的和意义

  (2)第2-3周:查阅资料和参考文献,学习railsys软件,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通过输入已知数据得到相关结果,理解软件的运行过程。

  (3)第4周:整理搜集的资料和文献,结合自身的课题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更进一步理解课题内容,开始撰写论文提纲或目录。

  (4)第5周: 深入研究资料和文献,整理思路,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外文文献的翻译工作。

  (5)第6周:学习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已知数据。

  (6)第7-16周:按照目录开始论文的编写工作,最后完成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史瑞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 吴倩.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 靳能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4] 严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研究[D].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刘润莉. 地铁运营客流量计算模型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6] 杨博. 兰州地铁1号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7] 周源.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8] 伍建国. 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运营客流特征研究及改善建议[J]. 城市公共交通, 2013.09:30—35.

  [9] 王青亚.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方案探讨[D].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1] Mignon A.Accadia G.Operation research models for programming suport if cadenced timetables[J].Ingegneria Ferroviariav,2010

  [12] Gilbert Laporte.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the Planning of rapid transit system.European Jium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0

  六、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1)railsys软件的学习与使用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及客流预测的基本知识

  (3)相关文件和资料,及线路基本数据

  (4)指导教师的教导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