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篇一
引言:
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在丰富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调研报告将着重探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分析:
1.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民族舞蹈、手工艺品、传统村落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1.2 开发程度不均衡:一些地区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其他地区仍然存在开发滞后的问题。
1.3 缺乏整合和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尚未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并缺乏创新元素,使得游客体验和吸引力相对较低。
二、问题分析:
2.1 缺乏专业人才:民族文化旅游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但目前相关人才短缺。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限制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2.3 文化保护与商业化冲突:由于商业化的影响,一些民族文化活动的原汁原味受到了侵蚀,呈现出商业化倾向。
三、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
3.3 保护与创新并重: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吸引力和体验感。
3.4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外部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结论: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与创新并重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努力,可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篇二
引言:
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调研报告将重点探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其发展。
一、机遇分析:
1.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对民族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1.2 旅游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媒体传播影响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挑战分析:
2.1 商业化与文化冲突: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一些民族文化活动可能失去原汁原味,与传统文化产生冲突。
2.2 旅游资源整合难度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分布不均,整合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2.3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需要在吸引力和差异化方面有所突破。
三、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避免过度商业化对文化的侵蚀。
3.2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3 引入创新元素:通过引入创新元素,如文化创意产品、互动体验等,提升民族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体验感。
3.4 拓宽市场推广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推广,提高知名度和认知度。
结论: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旅游资源整合、引入创新元素和拓宽市场推广渠道等方面的努力,可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篇三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范文
下面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一篇调研报告范文,是芙蓉镇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报告,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顺县民族事务局日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
的芙蓉镇旅游进行调研:中国***一、芙蓉镇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县49.5万人,土家族有37.2万人占总人口的75%。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这里沉淀着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内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镇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镇,陈列着溪州铜柱等土家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芙蓉古镇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镇,它是土司统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号称“酉阳雄镇”,原名王村,因中国电影泰斗导演谢晋、著名明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统一于斯、建都于斯、发展鼎盛于斯。被专家誉为“土家源、千年古镇”。因得舟辑之利,可上通川、黔,下达沪、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发起土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战”,公元940年双方言和立铜柱(现存该镇,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该镇会溪坪。明嘉靖年间,“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该镇起程,率部三千前往东南抗倭。而这里发现和挖掘的汉代古墓与天主教堂、红军医院等见证着该镇的历史。
2、自然生态文化
古镇三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窜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宽60米,飞流而下,声响如雷,故芙蓉镇又被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沈从文先生曾对古镇王村赞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镇内还有著称“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丽宜人的美景。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丽的芙蓉山水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3、土家饮食文化
土家族具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土家族酸辣香的饮食特性,积累并创造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民族特色佳肴。天下第一螺、土家腊肉、猛洞河桂花鱼、土家酸菜等传统饮食和小吃蒿子粑粑、刘晓庆米豆腐等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而伴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樱花蜜酒、牛头宴、土王全席等具有千年历史的美食开始重放光彩。即传承推广了土家饮食文化,又达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创收。
4、特色建筑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今日的转角吊脚楼,成为溪州土家族当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土家族民歌唱到:“唱支山歌难开头,木匠难起吊脚楼,铁匠难打钓鱼钩……”,转角吊脚楼的主构特征为吊脚转角,下吊金瓜,上挂猫弓眉枋;吊脚廊栏、门窗多扎“万”字花格;吊脚下栏廊枋多通雕“万”字浮雕花边。屋顶坡面小青瓦,飞檐翘角,翘角以雄为美。而在芙蓉古镇这种转角吊脚楼有土王行宫、红军医院等与古镇五里石板街构成了古镇标志性建筑,而石板街上磨光发亮的`石板更是见证了古镇千年发展历史。
5、土家服饰文化与民间工艺
自古以来,土家族的服饰就是别具一格,分男装、女装和童装,头戴青丝帕,脚穿麻草鞋,彩丝绣钩花……形成自己的服饰文化。土家人善于绣花和织锦,自称“西兰卡普”,在古镇依然建着具有土家特色的织锦作坊,生产出土家服饰、土家织锦和绣花鞋垫。芙蓉镇上土家人与织锦作坊一样建有独具特色的竹篾加工作坊,编织出土家人特有的筛、簸以及宋祖英歌中精致的小背篓,同时还有石雕、木雕、根雕等,并以此来招揽游客。
6、民风民俗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学。其内容丰富,有神话、歌舞、传说、民歌、丧葬文化等。取材极为广泛,主题明确,表现生动,流传深远,具有多学科价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如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梯玛歌、土家族民歌、土家族过年赶年等,而这些民风民俗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在芙蓉镇都有了一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