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与要素 篇一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第一步,对于整个研究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开题报告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开题报告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并且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将从程序和要素两个方面来探讨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程序来控制开题报告的质量。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研究方向选择: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该方向的研究前景和实际意义。导师在这个环节应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在进行开题报告之前,学生需要对所选择的研究方向进行广泛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对研究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3. 问题提出:在开题报告中,学生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研究性,同时要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问题的提出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研究方法选择:学生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对所选择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和解释。研究方法的选择要符合研究问题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研究资源和时间的限制。
5. 时间安排:学生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包括研究的各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时间安排要合理,充分考虑到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除了程序上的控制,开题报告的质量还与一些要素有关。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
1.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这能够保证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吸引导师和评委的关注。
2.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需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研究条件和资源,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3. 研究团队的支持:一个好的研究团队能够提供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支持,为开题报告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学生可以与研究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获得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4. 导师的指导:导师在开题报告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导师需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和修改,并提供指导和建议。导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
总结起来,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和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建立严格的程序和重视关键要素,可以有效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为后续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与要素 篇二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个研究过程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一个好的开题报告能够提供清晰的研究目标和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本文将从程序和要素两个方面来探讨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问题。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的程序是确保开题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研究方向选择: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关注该方向的研究前景和实际应用。导师在这个环节应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在进行开题报告之前,学生需要对所选择的研究方向进行广泛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对研究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3. 问题提出: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研究性,同时也要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问题的提出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研究方法选择:学生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对所选择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和解释。研究方法的选择要符合研究问题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研究资源和时间的限制。
其次,开题报告的质量还与一些要素有关。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
1.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这能够保证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吸引导师和评委的关注。
2.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需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研究条件和资源,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3. 研究团队的支持:一个好的研究团队能够提供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支持,为开题报告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学生可以与研究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获得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4. 导师的指导:导师在开题报告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导师需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和修改,并提供指导和建议。导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
综上所述,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和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建立科学的程序和重视关键要素,可以有效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与要素 篇三
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与要素
摘要:开题报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品质。当下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存在着文本规定不统一、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走过场等诸多问题。要提升开题报告的质量,必须加强具体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文本规定和制度建设。开题报告应具备以下要素原则:其文献综述应该以理解前人研究成果为圭臬;其学术贡献则应以阐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观点为中心;其参考文献应该以第一手资料为主体。
关键词: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一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下滑,已日渐成为舆论诟病的对象。究其原因,硕博论文的源头———开题报告及答辩的把关不严恐怕难逃干系。有学者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指出目下研究生开题答辩存在着问题意识不清楚、研究方法的误用、研究缺乏创新性、写作能力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1]。笔者每年参加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答辩会,答辩虽也能按照校研究生院的规定走完程序,但其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就实在不敢恭维了。通常开题答辩会因为有开题人的导师坐镇,到会的其他“专家委员会”成员虽也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但还从来没见过开题报告被完全否定者。即使是某个开题报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急就章,根本不能通过,“专家”们也都碍于情面最多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会或者不敢贸然让其“不通过”。不仅如此,这些年即使是“修改后通过”的开题报告也难见其踪影了。
据笔者近年的观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一类是研究生主观上不努力、不认真。由于学生已预知开题报告不可能不通过,于是便临时想一个题目搭个开题报告的架子“撞大运”。更有甚者,在一夜之间就能编出一个开题报告。这类开题报告大都是只为开题而开题。开题人最终的学位论文往往与开题无干而另起炉灶。另一类是属于不明就里者。这里存在对于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及基本要求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其主要问题是:对论文选题意义的论证,过多地强调其宣传和时政的作用,而忽略或干脆不论证其学术和理论价值;文献综述基本上是该项研究的流水账,几乎见不到开题人对既有研究成果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学理性分析;把论题的新颖与观点的独创混为一谈,在开题报告中提不出一个贯穿论文始终的、统领全篇的独创性观点,也即没有命题;参考文献更是一个多多益善的大杂烩,把自己从未读过但与论题看上去有点关联的著述统统纳入其中,同时却遗漏了虽书名与论题无关但其学理却对本项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著述;研究方法同样也是想当然地列举若干与论题表面上有关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在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充门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在开题报告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对学位论文质量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窃以为,开题报告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应该迅速扭转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开题报告的倾向,在完善开题报告文本规定的同时,重新确立并明确开题报告在学位论文中的作用。
二.应该承认,近年开题报告及其答辩在程序的完善和制度建设上已有了相当的改进。但开题报告目前尚无一个权威性的成熟的文本设计,即使是这些有关开题报告尚不完备的规定,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基本上是走过场,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国内某著名高校2009年8月颁行的《研究生手册》,其中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包括开题报告的目的、时间安排、专家委员会的组成、内容与字数要求、程序、成绩评定、材料的备案与管理等7条。其中的内容要求部分全文如下:“内容主要包括5部分:选题,文献综述,对本学科发展的理论、知识、研究视角或其他方面的贡献,论文工作大纲,参考书目。”这个内容要求全文仅50余字,规定得相当笼统和模糊,这就使各院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规范、审核答辩和确定是否通过开题报告了。
事实上,仅仅有文本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开题报告质量的.关键主要还是在具体的各个环节的执行之中。笔者不才,愿就如何提高开题报告质量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就开题报告的文本规定和制度建设而言,研究生的开题答辩应该有明确的成绩考核,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让“实现开题报告会作为重要培养环节应有的淘汰功能,原则上保证一定的重开题比率”[2]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重开题比率最
好有一个明确的百分比,这样就能迫使研究生乃至部分导师,像对待毕业论文答辩那样重视开题报告。再者,答辩人的导师应该回避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是否通过最好由专家委员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来决定。这样无疑会减轻专家委员会的压力,同时提高答辩人及其导师的责任心。就开题报告的内容而言,应该完善并明确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就�医哟サ降�开题报告来说,在形式上均没有太大的缺漏,但在内容上缺少学理和一手材料的支撑,没有达到开题报告所要求的学术水准者的确不在少数。余以为,开题报告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从主要内容上来看,其实就是学位论文的“导言”。一般而言,开题报告应该回答这几个问题:其一,阐明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其二,文献综述;其三,预计本选题的学术贡献;其四,学位论文的结构及工作计划;其五,参考文献及第一手材料的来源;最后,阐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当下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虽然大都具备了上述要素,但真正能够把每一部分都做到位的却不是很多。
三.好的选题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我国每年毕业30多万硕士生,博士毕业生也达五六万之多,找一个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研究生又能胜任的选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现在学位论文的选题越来越具有重复性和非学术性的特质。有的学人把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归结为:将学术论文与宣传论文混淆;将学术论文与经验总结混淆;将学术论文与教案或普及读物混淆等[3]。现在学位论文选题最突出的问题是误将宣传性文章认作学术研究。其实真正的学术研究应该是“无顶峰、无禁区、无权威”的,开题报告中的选题及结论仅仅是也只能是一个假设,学位论文的中心任务就是去证明或证伪这个假设。如果结论已经预设,只能证明不能证伪,这样的学位论文就沦为“喜鹊的媚鸣”了。法学家梁慧星认为,非学术论文其基本见解早就存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不是研究过程,而是表达过程。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基本学术见解,只是到了论文写作完成之时,亦即学术研究过程终结之时,才最终形成[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