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娱乐休闲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了解中学生上网的现状和对他们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
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几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共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通过对这些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中学生上网的时间普遍较长。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有将近20%的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这说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超过9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经常使用互联网来查找学习资料和获取各种信息。这表明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工具之一。
同时,中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在上网过程中容易分心,无法集中精力。此外,有近3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在上网过程中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首先,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引导和监管,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其次,中学生应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合理规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
总的来说,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加强引导和监管,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学生上网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常态。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上网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几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共有200名中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这些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首先,中学生上网的时间普遍较长。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有近30%的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这说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
其次,中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是娱乐和社交。近8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看视频或与朋友交流。相对而言,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比例较低,仅有不到3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经常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然而,中学生上网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在上网过程中容易分心,无法集中精力。此外,有近4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在上网过程中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网的引导和教育。首先,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中学生上网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其次,中学生应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合理规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
综上所述,中学生上网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娱乐和社交乐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引导和教育,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但是,因特网会给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带来哪些影响?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调查显示,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7.6%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学生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两三年网龄的人只有10%,这说明当地中学生上网是近两年的事。
中学生上网多数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在对网络的基本评价中,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30.5%的学生对网络表示满意,47.1%的人认为对中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基于大量调查数据,调查认为,上网激活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
网络让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学习网络知识。
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这种“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调查显示,53%的人上网是为了向外发布信息。( 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但调查也发现,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给一些中学生带来困扰,如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上瘾、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等。
调查认为,因特网的发展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是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
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xx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