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简3篇)

时间:2013-02-09 02:36: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交通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改进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图像分类算法,提高交通监控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深度学习、图像分类、交通监控系统、性能提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监控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准确性不高、耗时长等。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改进图像分类算法,对于提高交通监控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对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图像分类算法进行改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交通监控系统中图像分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分类领域的应用;

3.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4. 评估改进后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当前图像分类算法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分类领域的原理和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评估改进后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三、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论文预计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用于交通监控系统中的车辆、行人等目标识别;

2. 通过实验验证,评估改进后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性能;

3. 探索深度学习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交通监控系统中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分类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2. 提出的图像分类算法在准确性和效率上具有较大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交通监控系统的性能;

3. 通过实验验证,验证了提出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论文的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问题分析,预计完成时间为一个月;

2.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分类领域的应用,预计完成时间为两个月;

3. 第三阶段: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预计完成时间为三个月;

4. 第四阶段:评估改进后的图像分类算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预计完成时间为一个月;

5. 第五阶段: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准备,预计完成时间为两个月。

五、参考文献

[1] LeCun Y, Bengio Y, Hinton G. Deep learning. Nature, 2015, 521(7553): 436-444.

[2] Krizhevsky A, Sutskever I, Hinton G E.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2: 1097-1105.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作为其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本论文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系统、便利性、舒适度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居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繁琐、功能单一等。因此,研究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和实现智能家居系统,对于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将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和实现智能家居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传统家居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3. 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4. 通过实验验证,评估智能家居系统在便利性和舒适度上的提升。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系统实现。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当前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原理和方法。最后,通过系统实现,设计和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便利性和舒适度上的提升效果。

三、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论文预计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 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2. 通过实验验证,评估智能家居系统在便利性和舒适度上的提升效果;

3. 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前景。

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和实现智能家居系统,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2. 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3. 通过实验验证,验证了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在便利性和舒适度上的实际提升效果。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论文的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问题分析,预计完成时间为一个月;

2.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预计完成时间为两个月;

3. 第三阶段: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预计完成时间为三个月;

4. 第四阶段:通过实验验证,评估智能家居系统在便利性和舒适度上的提升效果,预计完成时间为一个月;

5. 第五阶段: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准备,预计完成时间为两个月。

五、参考文献

[1] Atzori L, Iera A, Morabito 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survey. Computer networks, 2010, 54(15): 2787-2805.

[2] Guo B, Zhang D, Yu Z. A survey of Internet of Things: Architecture, enabling technologies, security and privacy, and applications.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13, 1(4): 349-359.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提高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论文工作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永夏煤田薛湖井田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研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世界各主要产煤国相比,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勘查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旺盛,煤炭开发强度的加大,煤炭资源供应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东部大部分煤矿区资源濒临枯竭,资源接替迫在眉睫;西部地区煤炭地质基础工作薄弱,资源问题十分严重。为保障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寻找新的煤炭基地,而加速老矿区深部勘查也势在必行。

  永夏煤田薛湖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北部,属华北地台型煤田。在中奥陶统灰岩的平行不整合面之上,依次沉积了海陆交互相的石炭纪太原组含煤建造(一煤组)、二叠纪山西组含煤建造(二煤组)、陆相的石盒子组含煤建造(三、四、五、六、七、八煤组),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是山西组(二煤组)与石盒子组的三煤组。经过多年的不断开采,煤炭资源储量越来越少,为了解决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煤炭地质研究,总结该区煤层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指导新的煤炭资源找矿工作,提高该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缓解地方能源紧张压力,为地方未来的发展提供燃料能源保障。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述评

  国外一些主要产煤国家从上世纪60 年代就开始深井开采。在70年代末首先采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在井下探测煤层构造。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发展迅速。最近南非开发出一种Rock雷达系统,能定量研究岩体,准确确定断裂带深度、巷道周围裂隙带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先进的采煤国家开始采用水平钻进方法沿煤层钻进,并采用与之相配合的随钻测斜技术。

  我国煤田地质工作起源于19世纪中叶。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150多年历史。经过我国煤田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煤田地质理论和勘查体系。

  在煤质研究方面,多年来由于我国各种主要煤田开展大量的煤岩学、煤化学研究,系统编制了全国煤炭资料汇编和煤质分布图。1986年在原有的以我国炼焦用煤为主的分类方案之后,提出了新的煤质分类国家标准。同时,在初步总结我国主要聚煤期的显微煤岩特征,探讨显微煤岩组成的化学工艺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烟煤显微组分分类方案,并将煤岩学应用于煤层对比、煤的可选性评价、不同煤岩组分结焦性,以及煤的综合利用和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研究。

  在含煤岩系和煤层研究方面,通过对我国各类煤田含煤岩系的岩性、岩相、旋回结构和古地理环境与古构造进行的深入研究,总结了我国煤系的沉积类型及其特征,研究了不同岩相古地理环境、古构造与煤性变化的关系,以及富煤带和厚煤层的形成条件,获得了海进成煤与聚煤作用迁移变化规律的新认识,为煤田的预测普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煤田普查与勘探方面,煤炭资源综合勘探方法和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根据我国煤田地形地质特点,合理选择地质填图、遥感、物探、钻探、测试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地质信息,综合研究煤层赋存规律和开采技术条件,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煤炭综合勘探技术体系。煤田三维地震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勘探精度,可查明5m的小断层和波状起伏及3m小断点;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突破了复杂山区,沙漠、厚层黄土、水上、沼泽以及采空区等等地震施工禁区;勘查能力进一步增强,不仅能解释断层,对陷落柱、煤层宏观结构和厚度变化趋势也取得突破。煤田测井解释精度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钻探装备不断更新,钻探工艺逐步完善。

  三、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次研究立足于永夏煤田薛湖井田,通过地层学、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煤炭地质学、煤岩学等综合研究,全面分析煤层沉积特征和含煤岩系特征,基本查明含煤层组的控矿因素和聚煤作用,为预测找煤和优选含煤区提供科学依据,着重在富煤分布区和老矿区进行远景预测,以期能查明更多的煤炭资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含煤构造特征和含煤岩系的沉积建造特征,分析其对煤炭资源分布赋存的控制作用。

  2.研究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分析沉积体系域与聚煤作用。

  3.通过对煤样进行地球化学方法相关的试验测试,研究永夏煤田薛湖井田煤层和煤质特性,探讨控制煤质变化规律的主要地质因素。

  4.探讨煤层厚度、深度、构造、煤种、煤质等对开采的影响,进而对永夏煤田薛湖井田煤炭开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在充分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沉积学、构造地层学、煤田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钻孔、露头剖面、煤心、测井资料精细解释为依据,阐述永夏煤田薛湖井田含煤地层的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主要煤层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聚煤规律;查明煤炭资源的煤质特性,指出煤炭资源将来的利用途径和方向;分析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特征和聚煤作用;结合煤层赋存特征,分析煤层厚度、深度、构造、煤种、煤质等对开采的影响,对永夏煤田薛湖井田煤炭开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五、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创新之处

  经过研究,在永夏煤田薛湖井田煤炭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初步总结了永夏煤田薛湖井田的煤炭资源分布及煤质的变化规律;分析和探讨了煤厚、煤种、煤质变化的主控因素;初步分析了煤炭资源开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规律。该成果对于进一步探讨该区域煤炭资源规模、合理利用途径以及勘探和开发潜力评价,预测有利勘探区和优先勘探方向,以及建立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论文撰写的初步框架

  1 问题的提出

  2 区域地质构造

  3 井田地质构造

  4 煤层地质特征研究

  5 煤炭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6 结论与建议

  七、论文研究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次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l)资料收集与调研阶段,时间为20XX年1月

  对该项目研究区域的地质任务和技术要求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前人对该区及相关地区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了研究区的基本地质情况。

  (2)野外现场工作及样品处理阶段,时间为20XX年2月-3月

  在研究区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可靠数据,采集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并进行了薄片与光片观察和样品的地球化学元素测试,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室内资料整理、分析研究与论文撰写阶段,时间为20XX年4月-5月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测试结果,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同时编制了一系列必要图件,最后完成本文的撰写工作。

  八、参考文献

  [1] 杨大明.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J]. 科技导报,2003,(11):6-9.

  [2] 曹代勇,陈江峰,杜振川等.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3]

段守军. 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以陕渑煤田为例[D]. 河南:河南理工大学,2010.

  [4] 徐水师.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1):3-5.

  [5] 王定武,王运泉. 煤田地质与勘探方法[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6] 李增学. 煤矿地质学[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7] 王建军. 永夏煤田新桥井田二叠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浅析[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4):36-38.

  [8] 姚多喜,李平华. 河南省永夏煤田新桥井田天然焦的岩石学研究[J]. 淮南矿业学报,1995,15(4):7-12.

  [9] 李永高,孙国忠. 永夏煤田顺和井田岩浆岩侵入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 中国煤炭地质,2008,20(增刊):21-25.

  [10] 颜少权,刘彦兵,李菊红等. 永夏煤田天然焦赋存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2009,(8):108-110.

  [11] 杨起,韩德馨. 中国煤田地质学[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

  [12] 曹代勇,王佟,王丹等. 煤炭地质学——涵义与发展趋势[J]. 煤炭学报,2010,35(5):765-769.

  [13] 张鹏飞,邵龙义,曹代勇等. 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6):1-5.

  [14] 谢家荣. 煤地质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15] 彭苏萍. 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地质评价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J]. 煤,2008,17(2):1-11.

  [16] 曹代勇. 加强煤炭资源地质科学研究确保国家能源安全[J].中国矿业,2004,13(11):5-9.

  [17]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 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6):1-5.

  [18] 曹代勇,李小明,宁树正等. 中国东部深化找煤的思路和方法[J]. 现代地质,2009,23(2):347-352.

  [19] 秦勇. 煤地质学研究进展[J]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24( 1、2) :22-24, 12-16.

  [20] 黄克兴,夏玉成. 构造控煤概论[ M]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21] 赵宗沛,赵存明. 我国煤矿矿井地质回顾展望[ J] . 煤炭学报,1997, 22(增刊) .

  [22] 李振生. 河北省煤系地层赋存特征及找煤方向[J].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4): 11-12 .

  [23] 李克荣,陈武等. 我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03.7,12-1 .

  [24] 李恒堂,田希群.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及开发潜力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10(增刊): 1-4.

  [25] 牛树银,杨农,马寅生. 太行山区地壳演化与成矿规律[M]. 北京:**出版社,1994.

  [26] 钱光谟,曹代勇主编. 煤田构造研究方法[M].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27] 邵龙义.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的新认识[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1):20-24.

  [28] 桑树勋,陈世悦,刘焕杰. 华北晚古生代成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多样性研究[J]. 地质科学, 2001,4(2):212-221.

  [29] 田山岗. 中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态势分析[J]. 中国煤田地质,2001,(增刊):80-81.

  [30] 吴冲龙等. 煤炭资源的分类模糊综合评价系统(CRCV S).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12-29.

  [31] 许惠龙,程爱国等.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的思路和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1):25-28.

  [32] 杨起,潘治贵,翁成敏等. 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及其对我国煤质的影响[J]. 现代地质,1987,1(1):24-28.

  [33] 赵隆业,詹才高,陆汝伦等. 煤炭资源评价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3,21 (1):30-33.

  [34] Eble Cortland F. New perspectives on Kentucky's coal resources. I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2 annual meeting.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Boulder, CO, United States.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34; 6, Pages 284. 2002.

  [35] Huang Wenhui, Yang Qi, Tang Dazhen, Tang Xiuyi and Zhao Zhigen. Rare Earth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Late Palaeozoic Coals in North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March 2000,73(1): 74-83.

  [36] Huang Wenhui Yang Qi et al. Geochemistry of Permian coal and its Combustion Residues from Huainan Coalfield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1,12(4):283-290

  [37] Hatch Joseph R. Affolter Ronald H. Gunther Gregory L. Assessment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major producing coals in the Illinois Basin. I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2 annual meeting.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Boulder, CO, United States.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34; 6, Pages 284. 2002.

  [38] Mial A D.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their Chron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Journal oSedimentary Petrology ,1991, 61 (4) :497~505.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