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通用4篇】

时间:2019-02-05 01:23: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乡镇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本篇报告将对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乡镇新农村建设是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改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的产业收入逐渐增加。

二、乡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乡镇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道路状况较差,供水供电不稳定。其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依然存在。再次,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

三、改进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乡镇新农村建设,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加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

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同时,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均衡。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增加农村经济的活力。

结论:乡镇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改进。只有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均衡,才能真正实现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摘要:乡镇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本篇报告将对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乡镇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如道路、供水、供电等,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一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

二、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在乡镇新农村建设中,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源。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一经验表明,发展农业产业是乡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

在乡镇新农村建设中,政府采取了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升级和转型。这一经验表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是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需要政府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结论:乡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样化等。这些经验为我们指明了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只有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样化,才能真正实现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三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农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街道办事处辖3个管理区、17个行政村、6500多农户、农业人口23061人,总耕地面积139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

  2、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①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匮乏。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先后有20余家项目在**建成投产,鹅庄管理区全部规划为市开发区,所辖土地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发展;神洲生态乐园、济南鲍德冶金石灰石有限公司、**煤矿矸石热电厂等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使辖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相对紧张,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相对狭小。②农业基础薄

  弱。**一直是传统的工业强镇,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③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工商、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3、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①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辖区内309国道横穿东西,244省道纵贯南北,驻地位于垛庄、曹范等乡镇出入市区的交通要道,即将建成通车的济莱高速路横穿**南部山区并且开有路口,明埠路、埠翟路、埠旭路以及各条乡村路网相连,交通十分方便,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②距中心城区近,工商业基础雄厚。**位于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距离明水中心城区10分钟车程,容易在信息、

  技术、市场、理念等方面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影响;**工商业较为发达,驻地工商个体户达到600多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③招商引资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契机。济南植物园于去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园,其规模和植物物种数在全省都位于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提供了良机;银鹭食品项目近期在**开工建设,为开发种植粮食作物,加快小杂粮、蔬菜、果树等基地

  建设创造了条件。④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地下企业”到“地上企业”的转变和由“黑色产业”到“绿色产业”的转变,逐渐摆脱了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开创了生态旅游、机械加工、商品物流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按照强项提升、弱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开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垛庄水库低压灌溉工程效能,维护好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渐扩大水浇地面积,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在巴漏河沿岸各村建设提水站,并修建一系列的蓄水方塘,做好雨季蓄水工作,计划5年内扩大水浇地面积6000亩,使水浇地总面积达到12870亩,占耕地面积的62。进行科学施肥测土施肥试验,大力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多施用有机肥,不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单位土壤的产出率,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民增收工程。以产业调整为动力,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依托银鹭集团,发展订单农业2000亩。大力扶持培植金燕肉鸡深加工项目,形成年加工肉鸡10万只的规模。打造品牌农业,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做大做强牛羊肉、小杂粮批发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每年新增规模养殖户10户;每年递增奶牛10头以上,争取到2015年,奶牛养殖量达到200头的规模;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一处,达到每年产蛋量700吨的规模。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户在庭院中种植花卉、食用菌或从事小型加工业;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3、市场拓展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逐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在完善驻地商业街、**商城、美食街、中心大街等商业网点的基础上,开展放心食品、药品、农资进村活动,深化邮政服务“三农”,在各村加快建设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建设改造规范化“农家店”。提高埠西农民公寓楼小区、杨家巷农民公寓楼小区、**煤矿西山生活区各项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使市场服务网络深入到各村、各居住小区。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四

  近3年来,通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县道路面硬化工程、乡道路面硬化工程,交通部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新农村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农民生活、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交通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又是一个新课题。

  为此,我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认为交通服务新农村建设要拓宽新视野、扩大新领域,今后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三转变一加强”,即:从注重“两率”(通村率、硬化率)转变为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从注重通路转变为路、站、运一体化建设,从注重建设转变为建、管、养并重,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

  1、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的必要性。

  首先,农村公路多数是断头路,效益差,等级低。近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只解决了公路通行政村的`问题。目前,农村地区,多数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公路没有贯通联网,中心镇、中心村周边公路等级较低。由于农村公路未联网贯通,使农村公路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客货运输受到制约,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路网的综合服务水平比较低,路网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金华市共有9203个自然村(不包括行政村所在地),人口在200人以上的自然村3041个,等级公路通达率为81,末通公路的有574个,其中平原地区有374个,山区有200个,需要新建路基796.8公里、路面改造1096.75公里。

  人口在100人—200人(含200人)的自然村有2385个,等级公路通达率68.8,未通公路的有744个,其中平原地区有302个,山区有442个,需要新改建路基1150.4公里,路面改造1324.4公里。其次,在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时,周边未通公路的大自然村也出过力、筹过资,还有的无偿或低成本出让了土地,为乡村康庄工程作过贡献。现在行政村所在地通了路,得到了实惠,大多数的农民兄弟都散居在一些大的自然村,这些自然村仍然没有通上公路,农民心里不平衡,有怨言。再次,有一部分自然村以前是行政村所在地,近几年“撤、扩、并”以后,成为

自然村,这部分村庄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大、居住也相对集中。据统计,2000年金华市行政村是5877个,到2015年底只有4828个,减少行政村1049个。

  2、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的基本思路。

  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提高网络化水平的重点是:农村公路网络化可先在平原地区有条件的乡镇引导实施。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使连接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公路贯通成网,在联网公路建设中,把一些有条件的大自然村作为重要节点,使一些大自然村通过联网公路建设,也能建成水泥路和柏油马路。“量力而行”是指:一方面要加大中心镇、中心村周边公路的建设,提升中心镇、中心村周边公路等级,真正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另一方面,山区农村公路由于联网所需建设的公路里程长、投资大、难度大,可以结合需求、建设能力加以考虑。

  3、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的实施途径。

  一是要坚持依靠党委政府、依靠群众,形成合力抓发展。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不能完全采取康庄工程建设模式,因为康庄工程建设任务集中、目标一致,合力很强,很少有矛盾。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的利益主体是不平等的,可能有“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实施的难度大、困难多。因此,必须始终依靠党委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抓好农村交通工作的关键。“两个依靠”说到底就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在政策上要制定出台相关的具体措施,扶持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在资金上,地方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群众参与就是像在实施康庄工程一样,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的政策,落实在农村公路联网、提升标准工程中的土地调剂、建筑物拆迁等工作,引导老百姓自愿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真正形成一个“上头补一点、财政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的合力办农村交通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规划控制为前提。我市早在2015年就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金华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5——2015),在编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时,就充分考虑到农村公路的等级、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选用上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并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是坚持技术指导全过程。通自然村公路建设,交通部门关键是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到既加强管理,又不包办代替。特别是要严格控制线位走向,帮助把好公路技术标准,做好测量设计,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等方面的指导。土地调整、房屋拆迁、路基工程等由村自行实施,路面工程可由交通部门组织实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坚持计划调节定指标。今后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要减少计划的刚性、增加计划的柔性,不一定要下达指令性的指标,但必须有一个指导性的计划,注重充分发挥乡镇、村的积极性。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通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