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基层统战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本篇报告主要通过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基层统战工作在组织架构、宣传手段和人员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本报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旨在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引言
基层统战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基层统战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架构不完善、宣传手段单一、人员培养不足等。因此,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基层统战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在多个基层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
1. 组织架构不完善: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架构存在问题,有些单位缺乏专门的统战部门,导致统战工作的开展不够有序和高效。
2. 宣传手段单一:目前,基层统战工作的宣传手段主要以传统媒体为主,缺乏对新兴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应用,影响了统战工作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 人员培养不足:基层统战工作的人员培养存在问题,一些单位缺乏专业化人才,导致统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改进措施
1. 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统战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对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应用,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提升统战工作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 加强人员培养:注重对统战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结论
基层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应该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宣传手段,加强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统战工作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基层统战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调研结果显示,基层统战工作在组织架构、宣传手段和人员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也有很多单位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此,本报告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以供其他单位参考。
一、引言
基层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在基层统战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总结这些经验和启示,为其他单位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在多个基层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
1. 组织架构优化:有些单位在基层统战工作中,优化了组织架构,设立了专门的统战部门,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权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创新宣传手段:一些单位积极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提升了统战工作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 人员培养重视:一些单位注重对统战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经验与启示
1. 组织架构优化是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的关键,应该建立健全专门的统战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创新宣传手段是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大对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应用,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提升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 人员培养是基层统战工作的基础,应该注重对统战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结论
基层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调研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组织架构优化、创新宣传手段,重视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以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统战工作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三
为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最近,镇坪县委统战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走访,围绕全县基层统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和研讨,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全县统战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喻,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截止目前,我县有党外干部727人, 35岁以下党外干部285人,党外处级干部4人、党科级干部24人;党外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4人、县人大代表21人;党外市政协委员5人、县政协委员51人;现存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8人、台属12户52人、侨属34户112人;全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83户,个体工商户1639户,从业人员8479人;当前,全县统战工作呈现出“点多、线长、分散”的突出特点。
二、基本做法
(一)统战组织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一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县委统战部先后在全县9各乡镇,78个行政村、4个社区建立健全统战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县、镇、村三级组织网络,乡镇有主管统战工作的领导和联络员,行政村有负责统战工作的工作人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统战工作机制。二是县委把统战理论列入县委中心组学习内容,专题学习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统战理论政策,同时县委每年至少召开2次常委会听取统战工作汇报,了解统战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统战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三是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制度,每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名统战成员对象,通过开展中秋、春节茶话会、联谊会、联欢会等多种形式与各界人士谈心交友,共谋发展。四是切实将统战部建成党外人士之家,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不断转变统战干部的学习、工作作风,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业绩,努力提高统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塑造了统战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加强。我县始终把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建设。每年对党外人士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基本情况,建立并及时更新党外代表人士信息库。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党外代表人士727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28人,副处级4人,后备干部库中有党外代表人士142人。二是提高我县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比例。本届政协委员共90人,其中非党54人,占总比例的60%;政协常委17人,非党11人,占总比例的65%;政协副主席3人,非党2人,达到67%,达到并超过上级规定的在政协非党干部的任职比例,此外,我县有21位党外人士担任人大代表,1人担任副主任,2人担任常委,同时在县政府工作部门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达到四分之一。三是加大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近年来我县累计有20余名无党派人士提拔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同时,将党外干部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至少举行党外干部培训班2次。推动了我县无党派人士工作逐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对党外人士的关爱。近十年来,镇坪县委统战部利用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共走访慰问党外知识份子20余次,先后开展27次党外人士谈心交流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解决了相关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五是扎实开展凝聚共识行动,开展了 “同心品牌”活动, “在无党派人士中坚持和发展中共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一是依法加强对我县宗教事务的管理,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县镇村联络员制度,成立了我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由镇分管领导、村干部为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内民族宗教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在全县9个镇、78个行政村、4个社区配了82名统战宗教联络员。同时,为进一步摸清我县民族宗教底子,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县委统战部先后组织开展了2次少数民族人员调查,共登记少数民族11个,30人,其中回族11人,其他民族19人,初步摸清了全县少数民族构成及分布状况,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2009年县统战部与组织部、民政局、人劳局联合下发了《镇坪县 2009 一 2013 年党政机关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把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截止目前,我县少数民族科级以上干部3人,其中副处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1名,副科级干部1名。
(四)非公经济人士工作扎实推进。近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3年底,全县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102户,个体工商户1639户,其中规模以上的有14户。 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50%,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为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创业精神和爱国爱乡热情,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非公人士参与开展“百企帮千户”、“同心光彩事业”、“慈善一日捐”、“贫困大学生救助”、“汶川、雅安地震”等捐款捐物活动,为政府分忧,回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捐款捐物200多万元。
(五)深入开展海外统战工作。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县委统战部先后多次开展台属侨属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信息台账,目前,我县共有台属13户,67人,侨属34户,112人。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港澳台和海外人士的联络联谊。通过向海内外镇坪籍乡亲寄送《镇坪文史资料》、《镇坪县讯》、《招商指南》等宣传材料,使他们更多的了解和宣传镇坪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热情,引导他们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多作贡献。三是县委领导定期走访慰问台属台胞、侨属侨胞,解决其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利用台胞、侨胞返乡机会召开座谈会,引导海外乡亲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乡、信息支乡、项目支乡。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统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与纪检、组织、政法等部门相比,有些党政领导尤其是基层乡镇、县直党委一把手对统战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统战工作抓得少,管得少,过问得少;对统战对象关心帮助少;对新时期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缺少学习,对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不熟悉,认为统战工作是较“软”任务,“上层”的事,县直、乡镇一级可有可无,不碍大事,对统战工作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基层统战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基层统战工作想抓实抓牢困难较多,特别是乡镇一级受党委领导职数的限制,没有专职统战领导与干事,多为身兼数职,加之基层中心工作多,投入统战工作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工作难以做深做细;村级统战网络普遍不够健全,缺少专职人员,工作断档缺腿,处于自由状态;社区统战工作起步艰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随着统一战线的社会化、群众化发展,统战对象越来越多,不断向基层延伸。乡镇、社区都担负着大量的统战任务,但因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不匹配,体制还不够健全,影响工作的推进落实。目前,我县对党外人士的培养选拔管理较为松散,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四、几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要加大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宣传,创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广泛普及统战知识,增强全民的统战观念,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促进全党全社会重视支持统战工作局面的形成。健全统战工作考核体系,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把统战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使党政领导干部把统战工作真正作为份内的事,感到不抓不行,抓不好也不行。
(二)加强培养,提升素质。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素质高低,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提升我县统战队伍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要选派德才兼备、年富力强、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统战工作岗位,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素质、统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二要高度重视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统战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交流、选拔和使用力度,帮助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成长成才、有“为”有“位”,扩大社会影响力。三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物色一批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威望和能力的代表人士,对他们加强培养锻炼,选拔他们担任统一战线各个界别的有关负责人或牵头人,进而影响该领域的广大统战对象,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离不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抓手、有依据,不断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一是创新工作理念,破除统战部门无所作为的思想。要建立和完善谈心沟通、联络联谊等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拉近与统战对象的距离,改善与统战对象的关系,理顺统战对象的情绪。要注重资源共享,把社会力量资源转变为统一战线的工作资本。二是勇于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统战代表人物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物和后备队伍的基本数据库,完善不同界别的评估评价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三是大胆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做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务虚”向“务实”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工作方法的新突破。深入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调查研究推动工作创新。
(四)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统战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各级党委要将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统战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县、镇、村三级统战工作网络,严格目标考核,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努力使统战工作出特色、上水平。
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四
浮山新区街道位于青岛市市北区东部、浮山北侧,辖区面积4.75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常住居民2.5万户,6.5万人,目前管区有非公经济组织90家、社会组织12家;归侨侨眷87人、台胞台属22人、党外知识分子44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77人;信教群众共141人,其中基督教133人、天主教8人;各民主党派成员25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14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8人。
街道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位于社会管理的前沿,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和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加快,街道统战工作任务发展趋势日益社会化,统战工作对象大量增加,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各地基层统战工作在理念创新、政策宣传、资源整合、载体建设等方面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其步伐仍滞后于当前的客观形势发展。
一、基层统战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个别基层党员干部统战工作意识不强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缺乏统一战线基本知识和经验,认为统战工作“上层重要,中层次要,基层可要可不要”,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究其根源还是基层党员干部自身统战工作意识不强,无法应对统战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难以把握统战工作的方向和脉搏,工作上安于现状、被动应付,平常管理少、过问少。
(二)基层统战工作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基层统战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目前在城市社区一级党组织党建经费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没有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来配套专项的统战工作经费作支撑,在实际工作中投入到基层统战工作宣传教育和硬件建设上的资金都是临时筹措的,造成基层统战工作后续乏力。
(三)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力量薄弱
街道社区职能广而杂,造成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兼职多,以我们市北区为例,市北区街道统战委员一般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街道民族宗教工作助理由党群(政工)科科长兼任,社区统战干部基本上都是由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兼任,难以集中精力放在统战工作的开展上;同时,社区党务干部大部分是退休回社区的党员,年龄偏大,有的以前甚至没有从事过统战工作,水平偏低,造成基层统战工作难以深入有效开展。
(四)对基层统战成员难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因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不到位及街道社区职能的限制,街道社区仅对驻街企事业单位和常住户籍人口情况有所掌握,但是因为社会成员流动性增强,外来人口增加,街道社区对常住非户籍人口、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工商业户,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及宗教信仰人员难以及时掌握情况,造成街道社区对管区统战成员的数量及状况难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给基层统战工作造成一定的被动。
(五)基层统战成员对街道社区建设参与意识与机制的短缺
因为统战成员个体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利益诉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他们对街道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及参与程度的差异。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战成员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一部分统战成员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目前,基层为统战成员所提供的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但人数规模非常有限,能够经常参与公共事务的人员较少,参与的次数和频率也较低,与他们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需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统战成员工作不在社区,其经济收入来源也不在社区,充其量只是需要一个安定、清洁、便利的居住环境,与街道社区建设的利益关系度不高,导致其参与街道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
二、浮山新区街道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基层统战工作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夯实基础、加强宣传、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创新载体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基层统战工作水平。浮山新区街道在基层统战工作上作了大量的、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持久接力夯基础
为切实加强基层统战工作,街道党工委围绕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基层统战工作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统战工作水平,不断增强街道统战工作的生机活力。
1.健全统战体系,推动组织建设网络化。建立街道和社区二级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其中统战委员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党群科科长兼任统战干事和民族宗教工作助理;在每个社区明确一名社区党组织成员为统战工作联络员,同时兼任民族宗教工作联络员,确保统战工作层层有人抓,在管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统战工作网络。
2.加强阵地建设,实现基础建设规范化。设置由统战委员具体分管的统战综合办公室,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整体联动、相互协调的基层大统战格局;全面摸清统战成员的信息台账,分类登记造册、建立规范档案,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统战活动,汇集统战成员的才智、发挥统战成员的优势,为街道建设献计出力。
3.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工作程序制度化。制定统战情况通报、统战成员联谊、为统战成员服务等制度,将统战工作作为一项专题列入街道党工委的议事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统战工作专题会,研究统战工作具体事宜;每半年召开一次统战工作总结会,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建立社区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定期检查、通报。街道党工委成员与重点统战成员结对子,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统战成员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提升他们参与街道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夯实基层统战工作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创品牌
街道党工委针对青岛市清真寺在我们管区的实际及管区归侨侨眷较多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真情暖侨心”品牌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街道先后获得青岛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模范集体、青岛市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侨办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侨务系统五五普法宣传角示范点和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1.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街道党工委在抓好民族工作组织网络、阵地建设、制度建设规范化的同时,在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投资50万元在清真寺西侧修建了“民族团结广场”,设置宣传牌,宣传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文化、历史等知识,介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穆斯林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重大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在广场举办联欢会,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友谊;街道还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宣教室”,将清真寺、民族团结广场及其周边地区打造成“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座谈、专题调研、信息通报、工作交流等系列活动;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民族团结进步“恳谈室”,联合清真寺管委会、区少数民族联合会组成“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协调解决少数民族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解决在基层。恳谈室建立以来,配合公安、国保、城管等部门妥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12起,搭建起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维护了管区稳定。
2.大力开展为侨服务和侨法宣传工作。街道党工委在市、区侨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弘扬“真情暖侨心”工作理念,把侨务工作有机融入到街道社区建设发展中,成立“真情暖侨心”服务队,印制《真情服务联系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山老年公寓、颐康关爱长者服务社等单位建立服务合作关系,为归侨侨眷提供诸如医疗保健、社会养老、就业指导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大力推进“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双向服务机制,做好“引资”和“引智”工作,积极引导归侨侨眷参政议政,为归侨侨眷搭建施展才华、共建和谐社区的舞台;街道不断完善为侨服务、侨法宣传和联谊活动载体,建设1600平方米集社区服务、医疗保健、图书阅览、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侨之家”,投入资金20万元,设立“侨法宣传角”,建造“侨法宣传长廊”,完善的宣传教育设施、多彩的宣传教育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内容,有效地推动了街道侨法宣传教育机制的深入发展。几年来,街道通过健全组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大力开展社区侨务工作,为居住在街道的归侨侨眷创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真情家园。
(三)力求发展谋创新
街道党工委将基层统战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筹,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着力构建“一核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中心+N项社区服务”的新型街道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推
进街道社会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区域网格化、公共服务平台化建设,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业务办理零差错、管理区域零盲点,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1.建立信息管理、动态交流的统战工作模式。在社区以300-500户为单位划分卫星网格社区,对统战成员实行网格式的管理与服务,建立社区、卫星网格社区、居民小组、楼院和单元五级信息采集和应急处置网络,建立街道社区信息网,开设社区互助平台,对管区统战成员的数量和状况进行动态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及时受理统战成员的意见建议和需求救助信息,建立起一座街道与统战成员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化沟通桥梁。
2.搭建参政议政、协商议事的统战工作载体。对街道层面的自治组织——社区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并调整完善社区委员会规模和功能设置,21名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归侨侨眷作为社区代表参与其中,并根据他们职业和专长的不同,参与到社会管理、社区互助、环境卫生、精神文明、文化体育等5个专业委员会中,从而把社区委员会建设成传递统战成员心声的窗口,党和政府与统战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和协商办事的桥梁,进一步发挥统战成员服务社会、凝聚力量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3.构建社区共建、互利共赢的统战工作平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社会协同的问题,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统战成员的发展离不开街道社区的支持,街道社区的发展也需要他们的共同参与。浮山新区街道把辖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按照相同或相似的行业或职能联合起来,建立了少数民族联合会分会、物业管理协会、社会服务组织协会、餐饮协会等9个协会性社会组织,并联合起来组建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联合会的建立,构建由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行业协会、企业参与的“四个组织、三级管理”的组织体系,解决社会管理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问题,形成共同发展、服务社会的合力。
三、加强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和利益诉求大多发生在基层,涉及方方面面的统战成员,而基层统战干部与统战对象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对统战成员的情况了解最真实、最便捷,只有坚持重心下移,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地位,才能夯实统战工作基础,确保统战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营造基层统战工作氛围
加强对街道社区党务干部统战知识学习的指导,使基层党员干部知道统战知识、了解统战政策。要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统战成员、社会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展示统战工作成绩,让社会各界知晓统战、理解统战、支持统战,不断增强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建立基层统战工作保障机制
基层统战工作要积极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统战工作的新要求,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加大统战工作经费财政拨付力度,设立基层统战工作专项资金,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针对统战工作联系紧密、活动较多的情况,在经费预算方面适当给予倾斜,改变统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保障基层统战工作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