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工作人员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外来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外来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工资水平、居住状况等。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外来工作人员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以及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
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些主要的城市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这些城市中,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外来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包括多个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便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年龄分布:外来工作人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主要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
2. 性别比例:男性外来工作人员相对较多,占比约为70%,女性占比约为30%。
3. 学历水平:大部分外来工作人员具备中等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约为40%。
4. 职业分布:外来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生产制造、服务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其中生产制造业占比最高。
5. 工资水平:大部分外来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许多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
6. 居住状况:大部分外来工作人员选择住在城市的租房中,而少部分人选择在工作地周边购买房产。
结论:
通过对外来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年龄、学历和职业背景多样化,为城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才华。然而,他们的工资水平较低,居住状况也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外来工作人员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外来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调查报告 篇二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外来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情况和生活状况。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外来工作人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些主要的城市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这些城市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外来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问卷包括了多个问题,涵盖了他们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工资水平、居住状况以及对城市发展的看法等方面。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年龄分布:外来工作人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主要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
2. 性别比例:男性外来工作人员相对较多,占比约为70%,女性占比约为30%。
3. 学历水平:大部分外来工作人员具备中等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约为40%。
4. 职业分布:外来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生产制造、服务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其中生产制造业占比最高。
5. 工资水平:大部分外来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许多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
6. 居住状况:大部分外来工作人员选择住在城市的租房中,而少部分人选择在工作地周边购买房产。
结论:
通过对外来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年龄和学历多样化,为城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才华。然而,他们的工资水平较低,居住状况也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对外来工作人员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同时,应该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外来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调查报告 篇三
外来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调查报告模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出来寻找工作更加困难,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为了解掌握外来务工人员有关动态数据,统一有关部门数据上报口径,及时为领导决策参考提供基础信息,彻底摸清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从2009年5月起,我市采取“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办法,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为依据,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了地毯式排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情况:
1、人员数量:排查出外来务工人员(包括16周岁以下)共909348人,比去年底1017335人,减少了107987人,减少了20.87%;比三月份939064人,减少了129716人,减少了24.06%。其中,男320241人,占53.80%;女389107人,占46.20%;党员1090人,团员10973人;做证人数368073人,占89.92%;16周岁以下41275人,占10.08%。
2、来源情况:人员来源主要集中在安徽、贵州、四川等省份,其中安徽90773人,占22.18%;贵州81665人,占19.95%;四川46692人,占11.41%;湖南34994人,占8.55%;河南34993人,占8.55%;江西25666人,占6.27%;湖北24259人,占5.93%;江苏10318人,占2.52%;广西7588人,占1.85%;山东7444人,占1.82%;其他省(市)44956人,占10.97%。来源情况与历年基本一致。
3、出租房屋:共排查,全市有出租房共63539户,计251637间,其中空置56961间(这些在去年基本上是租出去的),空置率为22.64%。空置原因中确实无人租的54593间,占全部空置房的95.84%;由于价格太高租不出去的为661间,占1.16%;房东自己不想出租的1707间,占3.00%。
4、居住情况: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出租房的352390人,占全部的86.09%;居住在集中居住点、企业宿舍的46438人,占11.34%;居住工地的4686人,占1.14%;其他自己购买房屋、投亲靠友的5834人,占1.43%。
5、从业情况:外来务工人员中从事工业企业的'274788人,占做证人员的74.66%;三产服务业41301人,占11.22%;农业5086人,占1.38%;自由职业35946人,占9.77%;无业10952人,占2.97%。无业人员中找不到工作的5466人,占49.91%;不想找工作(在家带子女,无法上班;经济状况较好,不用上班)的1030人,占9.40%;曾经找到工作因不满意而辞职的1137人,占10.38%;其他原因(主要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员,也是社会管理的主要对象)的3319人,占30.31%。
6、就读状况:外来务工人员携带的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的19877人,占全部就读人员的65.50%;民工学校就读的10469人,占全部就读人员的34.50%。外口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率达到宁波要求的62%以上。
二、存在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去年全市建立健全了三级工作网络,加强了机构与队伍建设,完善了制度体系,夯实了基层基础性工作,强化了各种服务举措。特别是综管员队伍得到充实,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外来务工人员的基础“三率”明显提高,如外来务工人员做证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多,有效地减少了外
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的死角,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对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的掌控面。但
是从本次排摸的情况来看,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造成外来务工人员网上登记人数与本次排查情况相差较大。1、机制体制尚不够完善。
一是由于外口信息网络登记平台未延伸到市、乡镇的外口工作系统,造成面上协调机构、实际工作部门和网络掌控机构之间的相互脱节,出现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未开展人工注销工作,仅靠网络自动注销(一年到期,自动注销)的办法,难以真正落实“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工作要求。
二是长期以来,实行外来务工人员人数与乡镇(街道)工作经费挂钩,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部分乡镇(街道)该注销的不注销,以增加外来务工人员人数。
三是各乡镇(街道)对综管员的考核注重于做证人数,没有把注销纳入考核范围,造成综管员“重登记,轻注销”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是由于客观原因,当前经济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进出频繁,稳定性不够,来的来,去的去,甚至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现象较为普遍,使统计和注销等相关工作一时难以跟上。
2、信息采集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新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体制建立时间较短,有些工作还在进一步探索和摸索之中,市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还不够,对乡镇(街道)督促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3、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大多数乡镇(街道)领导比较重视,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仍有部分乡镇(街道)认识上还不到位,思想上还不够重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还不够彻底。部分单位专职从事外口工作的同志,对外口工作不够热爱,责任心不强,未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外口工作中来。
三、下步措施
1、继续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从硬件、软件等方面开展乡镇(街道)外来务工办、村(社区)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活动,加强对从事外口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理念,使他们充满斗志和工作热情,尽职尽责、脚踏实地做好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2、开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按照省、宁波市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争取尽快建立覆盖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信息数据库和到村级工作站的网上办公系统,实现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的统一采集、统一录入、及时注销变更和资源共享。
3、完善财政经费核定办法。建立既相对稳定,又不影响乡镇(街道)积极性的财政外口经费核定机制,有效避免为多争取经费而一味追求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状况。
4、进一步健全制度和机制。完善乡镇(街道)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综管员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建立综管员工作业绩奖惩激励和人员进出机制、外来务工人员“人来做证、人走注销”的动态管理机制,近期具体做法:一是总结推广“验证”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二是建立定期的集中排查制度,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逐步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