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
社交媒体的普及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将调查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交媒体对他们情绪、自尊心和社交关系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并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是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他们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分享。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和自杀行为有关。但也有研究指出,社交媒体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和自我表达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其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我们将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然后,我们将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调查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对社交媒体的态度和使用行为。问卷将包括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和有关社交媒体使用的问题。我们将在学校等地方进行问卷调查,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社交媒体的使用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方面,社交媒体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和自我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消极方面,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导致青少年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减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供干预措施和建议。
结论:
社交媒体的普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加深对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并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探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
工作压力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员工情绪、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我们将调查员工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应对工作压力的方式和效果。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认识,并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引言:
工作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高竞争的工作环境中。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包括任务量过大、工作时间不稳定、角色冲突等。工作压力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增加了员工的焦虑、抑郁和工作不满意度。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员工应对工作压力的策略和效果。
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方法。首先,我们将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然后,我们将选择一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员工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应对工作压力的方式和效果。实地调研将包括观察和访谈,以了解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状态。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工作压力会对员工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工作压力可能导致员工焦虑、抑郁和工作不满意度的增加,降低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我们也预计员工的应对策略会对工作压力产生影响。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寻求社会支持、调整工作态度等,可能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结论:
工作压力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探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员工应对工作压力的策略和效果。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加深对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认识,并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
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 篇三
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1 论题解读
1.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掌握了相对先进的知识技能,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后备力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对大学生群体的各方面研究也全面展开。
成就动机与人格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领域,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成就动机作为一种潜在的、持久的人格特质,作为一种渴望成功的社会性动机,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它激励着个体不断冲破险阻与困难,获取最后的成功[1]。成就动机既具有特质性成分,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成就动机是环境影响通过人格因素这一中介变量而形成的,而已经发展起来的成就动机反过来又会影响人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方式[2]。通过对成就动机的研究,我们则可以对个体的未来作出大体的说明;通过对人格特质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个体的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当在学业、择业的过程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被试,其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能不能用人格特质去预测个体的成就取向?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弄明白这些问题将显得尤为重要[3]。
由于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教育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和提高。鉴于培养成就动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人们在对成就动机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和提高成就动机,特别是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成就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动机系统,具有较深的人格特质的成分,也有较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成分,还有原因方面的情景性成分[4]。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试图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1.2概念界定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事情,去从事、去完成、去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是在面临有压力的情境时,个体以内外的优秀标准要求自己,力争使活动取得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好像一架强大的“发动机”那样,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5]。
成就动机的概念最早是由H.A.Murry提出的,凡是成就动机高者,在从事任何工作时,都会设定较高的目标,并能全力以赴,以期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成就动机被认为是具有持久性的人格特质之一。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是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每个人的这两种心理倾向的相对强度是不同的,一种人力求成功,另一种人力求避免失败[5]。
人格特质在现代心理学中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他强调人格的个别特点,指出人格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用特质来组织经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系统,由此而引发人的思想和行为[7]。
人格特质理论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特质理论取向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基本人格特质由5个维度组成,分别是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这就是“大五”人格模型。
外倾性E――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宜人性A――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
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2选题的意义
2.1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新的全球趋势,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作为掌握较高知识文化的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的人格素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时代呼唤着大学生塑造一种现代的人格结构。同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其学习、生活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这对了解大学生群体,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鞭策他们不断开拓进取具有现实意义,也给教育学界关于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一种实证依据。
2.2创新之处
目前关于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涉及的群体也比较有限,研究多为理论性。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并考虑到年级、性别两个因素,运用大五人格量表测量,这是本项研究的一大创新。
3 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
随着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和动机心理学的越来越成熟,人格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日益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人们从多侧面对成就动机和人格进行研究,有关成就动机和人格的单方面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依旧存在着有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1.3.1 成就动机的研究现状
总的来说,关于成就动机的实证性文章数量还比较少,查阅1933年到2002年的《心理科学》上发表的相关研究仅20余篇,约占总数的1.38%.。其他《心理学动态》、《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上的情况类似[8]。就研究内容来说,多是水平调查,非常缺少因素相关分析方面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为模仿验证性研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新意、有突破的研究不多,尤其是人格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2005年,张文梅的《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指出:大学生成就动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2007年,宋中展、张艳霞和陈恩增的《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性别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职业取向成就动机和价值取向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在职业取向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2009年,黄甜的《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来看,大学生有比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成功的动机明显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理科生避免失败的动机显著低于文科生和工科生;在学校类型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师范类学校的大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要低于其他类型的学校[9]。2010年,宋林、王伟的《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指出:大学生回避失败的动机显著高于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二学生的.成就动机最高,大一学生的成就动机最低,不承担职务的学生成就动机高于承担职务的学生。
1.3.2 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颇多,但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特质研究却并不系统。综合以往的研究,大多数观点认为,不同学科、不同性别、城乡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均在人格特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他们虽然具有共同的人格特质,但也明显表现出各自典型的人格特质。近期,研究又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现代化,即认为在不同时代人格具有不同的特质内容[10]。
1.3.3 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
关于成就动机与人格的相关研究,《应届考研学生的自我妨碍倾向、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中指出:成就动机同精神质P和神经质N存在显著负相关,同内外向E和掩饰性L存在显著正相关;追求成功动机同精神质P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人格、成就动机与心理落差的关系研究》也指出:大学生人格上呈现出大学生人格P(倔强性)和人格N(情绪稳定性)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人格E(内外向)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表现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总分上存在着显著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成就动机高于女生。人格E(内外向)与成就动机总分以及追求成功的动机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对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均有预测作用,人格N(情绪稳定性)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对避免失败的动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人格N(情绪稳定性)影响成就动机的维度避免失败动机。刘晋红的《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的动机与N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与P、N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E维度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成就动机与E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N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1]。甘露、肖震宇和侯玉波的《大学生人格与成就动机关系初探》就大学生人格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作了比较有力的实证研究,并且指出大学生的人格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人格和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论文或资料极少,研究大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很少用“大五”人格模型量表测量的。
4 选题的研究方法
4.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盐城师范学院一至四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共250人。
4.2 测验工具
《成就动机量表》由挪威奥斯陆大Gjesms.T和Nygar.R与1970年编制,由叶仁敏和Hagtvet.K.A于1988年修订而成[12]。本量表的两个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左右,属于可接受范围。由于该量表得到国内学者的修订、广泛采用和证明,因此不再对本量表进行效度检验。总体来说,量表的两因素结构稳定,此表的一个主要优点为同时测量成就动机的两个因素,即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回避失败的动机(Mf)。每个量表各含15个项目。
“大五”人格模型量表是采用Howard,P.J的人格量表编制的,用来测量人格的五个维度:外向性、宜人性、神经性、开放性、责任感,其信度、效度较高,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人格测验工具,已有多种文字的版本。计分方法先是计算出五个维度的原始分,然后按照“大五位置解释表”得出其标准分。
4.3研究文献的查阅
通过查阅书籍、期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文献和网络文章等文献资料,从而了解已有的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研究进展情况来指导我对该选题的研究。
4.4 数据分析
通过SPSS 10.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5 选题的研究框架
摘要
关键词:大学生 成就动机 人格特质
5.1引言
5.1.1研究背景
5.1.2概念界定
5.1.3研究现状
5.1.3.1成就动机的研究现状
5.1.3.2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
5.1.3.3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
5.2研究方法
5.2.1研究对象
5.2.2测验工具
5.2.3数据处理
5.3结果
5.3.1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差(描述统计)
5.3.2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年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
5.3.3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相关样本t检验)
5.3.4大学生人格特质各维度的年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
5.3.5大学生人格特质各维度的性别差异(相关样本t检验)
5.3.6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5.4 讨论
5.5 结论
5.6 建议
5.7 参考文献
5.8 英文摘要
5.9 附录
6参考文献:
[1]甘露,肖震宇,侯玉波,大学生人格与成就动机关系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1.20页.
[2]蒋京川,论成就动机与人格.三峡大学学报,2003,3.76页.
[3]甘露,肖震宇,侯玉波.大学生人格与成就动机关系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1.20页.
[4]胡宝泉,蒙语授课大专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29页.
[5]孔克勤,叶亦乾,杨秀君.个性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33.43页.
[6]宋林,王伟.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太原科技,2010,2.46页.
[7]黄定华,论人格特质.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4.121页.
[8]李雪,,我国成就动机实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上海教育科研,2004,5.36—40页.
[9]黄甜,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2.237页.
[10]王碧英,高日光,凌文辁.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理论探讨,2004,3.48页.
[11]刘晋红,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57页.
[12]胡宝泉,达来.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差异分析及教学应对策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