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毒调查报告(优选4篇)

时间:2013-06-07 02:19: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食品中毒调查报告 篇一

近期,某市发生了一起食品中毒事件,导致多人生病甚至死亡。针对这一事件,我所在的调查小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工作,以了解事发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经过对事发地点相关人员的访谈和食品样品的检测,我们初步确定了该事件的食源为某快餐连锁店的炸鸡。在对店内油炸设备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包括设备表面有油渍、油炸温度不稳定等。此外,我们还对这些食品样品进行了化验,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超过了国家标准。这些细菌和有害物质的存在,极有可能引发食品中毒。

经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该快餐连锁店的食品加工过程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店内员工缺乏足够的卫生意识,对食品加工的操作不规范,经常使用未经清洁的工具和设备,导致食品污染。此外,店内的卫生设施和垃圾处理措施也存在明显缺陷,为食品污染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快餐连锁店应加强员工的卫生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食品加工的卫生安全;

2. 快餐连锁店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卫生标准;

3. 快餐连锁店应加强店内的卫生管理,包括清洁设施和垃圾处理措施,防止食品污染的发生;

4.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快餐连锁店的检查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我们将向相关部门提交该调查报告,并希望他们能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同时,我们也呼吁公众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选择有信誉的餐饮场所就餐,避免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品中毒调查报告 篇二

近期,我所在的调查小组对某市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以寻找事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经过对受害者的调查和相关食品样品的检测,我们初步确定了该事件的食源为某餐厅供应的海鲜。在对餐厅进行检查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卫生问题,包括食材存放不当、食品加工区域卫生状况差等。此外,我们还对受害者的生物样本进行了化验,发现其中存在食物中毒相关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经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该餐厅在食品采购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餐厅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的食材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此外,餐厅的食品加工区域卫生状况差,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餐厅的员工对食品加工操作缺乏规范,未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以下建议:

1. 餐厅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食材合格且符合卫生标准;

2. 餐厅应加强对食品加工区域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3. 餐厅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操作规范性;

4.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餐厅的检查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我们将向相关部门提交该调查报告,并希望他们能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同时,我们也呼吁公众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选择有信誉的餐饮场所就餐,避免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品中毒调查报告 篇三

  9月27日11时,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梁园镇护城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肥东县梁园镇某中学30多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完早餐后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在该院就诊。接到报告后,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遣应急调查小组,与县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一道及时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该中学为初级中学,设七至九年级三个年级,共有9个班480名在校学生,其中住校生184人,教职工30人。发生中毒的是该中学学生,共有39名学生发病,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

  2 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

  9月26日学校放假,当天下午有部分学生返校,当晚只有5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9月27日早上6:30学校食堂开始供应早餐,食物为油炸包子、油炸糍糕、稀饭,共有113人食用早餐,其中男生55人,女生58人就餐。当日早上7:30开始,九(1)班学生王欢,女,16岁,首先出现恶心症状,无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之后相继有学生出现呕吐等症状,学校将出现不适症状的学生送往护城卫生院就诊。经现场调查,共有39名学生到护城医院就诊,医院对其中症状较重的25人予以对症、输液治疗,当天下午全部返校上课。之后无新发病例,无死亡病例。25名输液治疗的学生中有1人2天前自感身体不适,26日晚和27日早上未进食物,另有1人自诉26日晚感觉恶心。

  3 病例定义

  根据临床表现及调查结果等,将本次事件中的发病者、可疑发病者和非发病者定义如下:

  3.1 发病者定义 凡于9月27日早上在某中学食堂内就餐,且有呕吐症状的为发病者。

  3.2 可疑发病者定义 仅有恶心或腹痛症状的为可疑发病者。

  3.3 非发病者定义 凡不符合本次事件发病者和可疑发病者定义的为非发病者。

  根据上述定义,对9月27日前发病的2名学生予以排除,最终确定本次事件中发病者为13人,可疑发病者10人。

  3.4 临床表现 发病和可疑发病者的主要症状为:恶心23例(100%),呕吐13例(56.52%),头痛6例(26.08%),头晕14例(60.87%),腹痛4例(17.39%)。所有病例均无发热、腹泻、口唇紫绀等症状。

  4 流行病学调查

  对13名发病和10名可疑发病的学生均进行了个案调查,对9月27日早上在学校食堂就餐未发病的32名学生进行了对照调查。

  4.1 时间分布 在被调查的23名学生中,首例发病时间为9月27日早上7:30,末例病例为27日上午9时,发病高峰出现在27日上午8:30,共有13名发病者和10名可疑发病者;根据发病者共同就餐的时间,最短潜伏期为1小时,最长潜伏期为2.5小时,平均潜伏期为2小时。

  4.2 人群分布 在被调查23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18岁,男性11人,女性12人。未发现其他教职工发病。

  4.3 地点分布 上述的23名学生中,八(1)班3人,八(3)班4人,九(1)班8人,九(2)班1人,九(3)班7人。

  4.4 就餐食谱调查 23名发病者和可疑发病者中仅有1人吃过稀饭,其余人员均未吃稀饭;19人均吃过油炸包子或油炸糍糕,有2人仅食用油炸糍糕,另有2人仅食用油炸包子。

  5 现场卫生学调查

  5.1 该事发食堂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4名从业人员均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5.2 9月27日早餐供应的80个油炸包子,是9月25日早上制作,蒸熟后放在冰柜冷冻保存,27日早上油炸后即向学生出售。包子馅为肉及切碎的雪里蕻咸菜。食堂负责人和部分学生均反映油炸包子可能没有炸透,油炸糍糕和稀饭均为27日早上现制现售。

  5.3 食堂没有食品原料进购记录,食堂用米为学生各自从家中带来后混在一起使用,现场检查发现食堂内部分糯米有霉变现象,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5.4 食堂加工间无纱窗,纱门有较大缝隙,不能起到防蝇作用,加工间内一视野可见5只苍蝇。冰柜中冷冻食品生熟不分,25日早上剩余的包子与生肉同放在冰柜的同一冷冻室。

  5.5 食堂用水是学校内井水,未消毒。

  6 采样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6.1 采集样品 本次调查共采集6份样品,其中病人呕吐物3份,剩余油炸包子1份,咸雪菜1份,食用油1份。

  6.2 检验项目和结果 病人呕吐物和剩余油炸包子检测亚硝酸盐、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生腌菜检测亚硝酸盐。食用油检测酸价和过氧化值。所采样品的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7 分析和结论

  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如下:

  7.1 113名就餐者中有23人发病,罹患率较高,达20.35%。23名发病者有共同就餐史,有恶心、呕吐等基本相似的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相对集中,潜伏期较短,病程较短。

  7.2 学校食堂9月27日早餐食谱相对简单,只有油炸包子、油炸糍糕和稀饭。对23名病例组和32名对照组学生食谱进行调查,23名发病者仅有1人食用过稀饭,32名对照学生中有23人食用过稀饭,结果表明,稀饭不是中毒食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以油炸糍糕为暴露因素,OR值为20.05(95%可信区间3.47-151.48),以油炸包子为暴露因素时,OR值为26.83(95%可信区间4.52-208.42),均为强关联,油炸糍糕和油炸包子均为危险因素。

  7.3 经对病人呕吐物、食品原料、剩余食物等样品进行检测,所检的有害物质和致病菌均未检出。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94),经合议组合议认为这是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中毒餐次为9月27日早餐,可疑中毒食物为油炸包子。其主要理由是:①患者为同一学校学生,有相同的饮食史。同校未食用油炸食品的不发病;②发病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在短时间内23名学生先后发病;③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病程短;④9月27日早餐的.油炸包子是9月25日早餐剩余的,包馅有肉、雪里蕻咸菜,在当天供餐前放在冰柜里冷冻,食用前未解冻直接用油炸,造成外熟内生。

  8 控制措施

  8.1 责令该中学食堂立即停止食品加工经营活动,加强食堂的卫生整改。

  8.2 要求学校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管理,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生熟分开。特别是对冷冻食品更应该注意加热和烧熟煮透前的解冻。

  8.3 指导学校食堂做到控制食品储藏温度在2C-8C。熟食品在冷藏中做到避光,避免重复污染。

  8.4 开展健康教育,向师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中毒调查报告 篇四

  5月9日15时09分,灵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卫生监督所电话报告:“我市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现有多人在市人民医院救治,请安排人员现场采样”。15时15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公共卫生科、检验科5名工作人员前往灵武市人民医院进行调查采样。是因为马三手抓美食城承包宴席造成的。

  一、基本情况

  马三手抓美食城现有职工37名,其中厨师6名。5月8日中午12:00时,约350人在马三手抓美食城参加婚宴就餐,该餐厅供应手抓(羊肉)、牛腱等8凉8热16个菜品。当日20:00时,就餐人员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分别自行到灵武市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医大附属医院就诊。5月9日中午,随着就诊人员的增加,灵武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怀疑食物中毒,向市卫生监督所进行了报告。

  二、流行病学调查

  首发病例王某某,女,26岁,于5月8日20:00出现呕吐症状,腹泻1次,为稀水样便。截止5月9日15:30分灵武市人民医院接诊集体就餐者12名,5月10日16:00时累计发生病例24例。

部分患者自述菜品“牛腱”颜色呈绿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个别伴有头疼、头晕等症状。流行病学分析:24人年龄分布在2岁6个月—79岁之间,女性15人,男性9人;24人均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物为淡黄色粥样残渣,腹泻物为稀水样便,其中2人症状较重。最短潜伏期2小时,最长潜伏期28小时,平均潜伏期14小时。所有病人经医院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截止5月24日无死亡病例,患者便样及呕吐物均在所在医院进行检验。在对现场调查时了解到,该餐厅已经对当天的剩余食物进行了销毁处理,没有将现场食品留样,市疾病预防中心专业人员对部分残留食品及现场现做保存食品进行采样,并将样品立即送往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检验结果

  2011年5月16日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银疾控卫检字(2011)NO:S/Z2011001-002号和NO:S/Z2011003-004号检验报告:2号样(熟羊肉)、3号样(熟牛肉)、4号样(熟羊肉)样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号样(熟牛肉)检出纽波特沙门氏菌。

  结论

  依据:(1)24名患者均有在该餐厅集体就餐史;(2)部分患者反映当时菜品“牛腱”呈绿色,个别餐桌进行了更换;(3)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患者发病时间集中;(4)急性胃肠道症状患者在相同时间食用过相同食物;(5)送检食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纽波特沙门氏菌。最终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控制措施

  1、5月9日灵武市卫生监督所对该餐厅进行了查封,暂停营业。

  2、加大医疗机构患者搜索力度,要求各医疗机构密切关注5月8日用餐人员就诊情况,一经发现及时向灵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灵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密切监测事态发展,进行个案追踪调查,核实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协调做好现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5、灵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餐厅规范消毒。

  三、建议

  1、羊肉和牛肉是经常食用的肉类,在采购时要索证索票,制作和加工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做到先做先出,并有明显标示,严防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2、加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3、加大餐厅对进货渠道的监管力度,注重冷藏设施的正常使用,提高餐饮业法人及负责人、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卫生知识,增强其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478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S].2004:38-130

  〔2〕何晓青.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提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2-173.

  〔3〕宁夏卫生监督员手册.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医药卫生杂志

食品中毒调查报告(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