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最新3篇)

时间:2012-05-02 04:37: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之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县扶贫到户机制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县的扶贫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该县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一、引言

扶贫工作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县扶贫到户机制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地、真正惠及贫困户具有重要意义。本调研报告通过对全县扶贫到户机制的调研,旨在全面了解该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全县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

1. 扶贫到户机制的实施情况

在全县范围内,扶贫到户机制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相关部门通过建立扶贫台账、制定扶贫计划、组织扶贫培训等措施,积极推动扶贫工作的落地。同时,通过建立贫困户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定期开展扶贫验收等方式,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扶贫到户机制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政策落地不够精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贫困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到位,导致扶贫政策的精准度不高。

(2)帮扶力度不够。有些贫困户由于缺乏有效的帮扶,导致扶贫工作的效果不明显。

(3)部分干部作风不实。个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存在不负责任、不尽职尽责等问题,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1)信息不对称。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和汇总工作相对滞后,导致政策制定时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

(2)帮扶措施不够科学。在制定帮扶计划时,缺乏全面的调研,导致帮扶措施不够科学、实际。

(3)责任心不强。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麻痹思想和敷衍态度。

三、问题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贫困户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提供科学依据。

(2)优化帮扶计划。加强对贫困户的调研工作,了解其具体需求和困难,制定更加科学、实际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的有效性。

(3)加强干部培训。通过加强干部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确保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论

通过对全县扶贫到户机制的调研和分析,我们了解到该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通过改进和完善扶贫到户机制,全县的扶贫工作将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之经验总结与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县扶贫到户机制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该县在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亮点,并对未来的扶贫工作提出了展望,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一、引言

扶贫工作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县扶贫到户机制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该县的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调研报告旨在总结该县在扶贫工作中的经验和亮点,并对未来的扶贫工作提出展望,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二、经验总结

1. 政府领导的重视

在该县的扶贫工作中,政府高度重视,将扶贫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县级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扶贫工作专班,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

2. 多部门协同合作

该县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共享信息等方式,确保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的协同推进。

3. 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在该县的扶贫工作中,社会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提供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等帮助,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三、展望未来

1.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贫困户的政策认知度。同时,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2. 推进产业扶贫

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通过发展适宜的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3. 完善监督机制

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结论

通过对全县扶贫到户机制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总结了该县在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亮点,并对未来的扶贫工作提出了展望。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 篇三

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开展扶贫到户机制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扶贫办组织专人围绕我县扶贫到户情况进村入户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扶贫到户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扶移办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围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移民搬迁、社会扶贫、雨露计划等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致力于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壮大贫困重点村集体经济,为实现全县区域经济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我县在165个扶贫重点村中就新修和改造村内公路143条,完成水利项目45个,兴建桥梁12座,新(维)修水陂7座,排灌站3座,水渠水圳6600米,河堤780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村内垃圾及污水处理项目1个,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项目2个及校园建设项目1个。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重点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二是产业发展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2012年我县围绕主导产业拓宽发展新路子,安排扶贫资金49万元(含到户贴息),用于“脐(甜)橙、烤烟、油茶、生猪、灰鹅”等产业发展。新植甜橙7660亩,新植油茶8600亩,扶持种植烤烟4800亩,生猪、灰鹅等产业蓬勃发展。全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开发格局逐步形成,大大促进了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进一步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

  三是搬迁扶贫带来了贫困户的新发展和新变化。2012年上级下达我县移民扶贫任务2137名(其中:避灾移民1009人,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移民662人,深山区移民400人,生态移民66人)。根据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了1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移民288户1393人,占移民任务的65.2%;分散安置移民134户744人,占移民任务的34.8%。目前已入住的移民户有402户2030人,占95%;完工未入住的移民户20户107人,占5%。上级下拔移民建房资金742.

35万元,我办已下拔移民建房资金742.35万元。集中解决了部分山区、库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存难问题。同时为帮助搬迁农户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扶持搬迁农户大力发展产业,一方面开展培训转移,组织劳务输出,使搬迁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来”的目标。

  四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务工收入水平。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共投入培训经费833.6万元,超计划的78.1%,培训人数达11332人,超计划的7.3%,扶持了1032名中专生和中高技工,共转移就业11129人,就业率达98.2%,其中在本县就业的达86.7%。为全县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贫困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方”的目标。

  五是村级互助资金加快了试点村支柱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大户。全县有18个村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每个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目前,全县入会农户526户,资本金总额达到309万元,共培育形成27个农业支柱产业项目,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产生了较好的促进、示范、辐射作用。解决了部分农户有种养项目没启动资金的'难题,催生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发展大户。这批中小规模的农户家庭养殖模式,既适应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趋势,让部分“出门打工无技”的劳动力“在家致富有门”,又因船小好调头,让种养户能有效规避因市场波动产生的风险,对贫困农户发家致富产生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实施扶贫到户提供了范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贫困面还较大。我县共人口有79.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有65.0418万人,而贫困人口达到42049户、204947人(其中乡村低保对象有13251户30596人),占乡村总人口数的31.51%。全县还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65个(其中含80个国定贫困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4.2%,贫困人口遍布全县广大乡村。贫困人口存量大、对象多、贫困程度深、基础薄弱,这些都会导致到户项目难规划难落实。

  二是扶贫到户认识存在问题。少数地方对扶贫到户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把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了,贫困户的温饱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项目上,忽视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贫困农户认为扶贫到户就是把钱直接分配到户,等、靠、要的思想更加严重,以至于有的贫困户坐享其成,自己不努力、不奋斗。

  三是扶持对象确立存在问题。从调查的贫困户来看,他们除了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由于各方面原因,他们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从社会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无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无法享受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资源扶持。而有些扶持项目、示范项目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和效益快速化,基本都给经济实力比较强、素质比较高的非贫困户来实施,这就出现了没有真扶贫、扶真贫的现象,造成了部分非贫困户也在分享国家的扶贫政策,无形中弱化了扶贫资金和资源的扶贫功能。一些符合扶贫的农户由于得不到扶贫资金的扶持,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却得到了扶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是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气候和优势。如何提高组织化程度并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应有的社会平均利润,这是我们扶贫开发今后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扶贫攻坚需要实现的目标。

  三、对扶贫到户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一)创新扶贫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扶贫到户的跟踪管理机制。扶贫资金应重点扶持贫困户,对不属于贫困户的对象不能享受扶持,其中包括扶贫搬迁资金,贷款贴息资金,产业扶持资金;对到户的扶持资金一律实行财政拨款、银行直达农户"一本通"的做法;二是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帮扶机制。建立党员干部帮扶到户制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帮扶效果与评先表模、提拔晋升挂钩。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科学制定考核评估机制,每个村成立一个扶贫考核评估小组,对照考评细则对扶贫到户情况进行评估。

  (二)重点扶持产业发展。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是解决贫困户稳固脱贫并逐步致富的根本途径。贫困户只有生产发展了,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脱贫。在扶持方式上:一是大力推进互助资金覆盖面。试点实践证明,互助资金是支持贫困户生产发展非常好的平台。二是大力培植龙头企业。要树立培植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的意识,通过采取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力度等方式,促使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户广泛参与产业化建设中遇到的产、销、技等方面的问题。使村企共赢、贫困户受益。

  (三)完善雨露计划培训方式。一是科学设置专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员的兴趣志向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转移。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保证专业培训质量,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真正让他们怀揣多证闯天下,"雨露计划"可以为在校期间获得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优秀学生给予补贴。培训一人富裕一家。二是对在家务农的贫困户劳动力加强实用技术培训,聘请不同类型的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按照不同季节,不同需求,不同技术的贫困户需求开展培训。

  (四)扩大互助资金和贴息贷款到户覆盖面。互助资金和贴息贷款到户是扶贫到户的好政策,贫困户非常欢迎,效果也很明显。一是扩大互助资金试点村数量,增加贴息资金总量。二是完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扶贫、财政部门各自职责,避免职责交叉。金融机构建立贫困户"零门槛"贷款机制,对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凭相关证明,可无担保申请贷款。

  (五)加大行业扶贫力度。一是相关行业在安排当年的建设项目时,必须优先规划到贫困村,把贫困户作为重点安排对象,凡需要贫困户自筹配套部分予以免去,由政府包揽,使他们能够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二是扶贫部门加强同教育、卫生等部门协调与配合,将贫困户作为重点补贴对象,使贫困人口最大限度地享受惠农制度改革的成果。三是做好扶贫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工作,对于重点贫困户,实行应保尽保;对临时性贫困户实行应急救济,帮助他们解决眼前困难。

全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