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450字(优选3篇)

时间:2014-08-03 09:38: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腊八节作文450字 篇一:传统的腊八节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恩之情,并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腊八节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吃腊八粥和挂腊八蒜。

吃腊八粥是腊八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腊八粥是由大米、红豆、花生、莲子、栗子等多种材料熬制而成的,具有丰收和团圆的寓意。在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锅腊八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共享天伦之乐。在吃腊八粥的同时,人们还会将粥中的一些材料留下来,用来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丰收。

挂腊八蒜也是腊八节的传统习俗。腊八蒜是指在腊八节前一天,用蒜将鸡、鱼等动物挂起来,以防止腐败。腊八蒜被认为具有驱邪的作用,人们相信挂上腊八蒜可以避免一年的疾病和厄运。因此,在腊八节的前一天,人们会纷纷购买腊八蒜,并在家中挂起来,以期获得平安和健康。

除了吃腊八粥和挂腊八蒜,腊八节还有其他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比如,有些地方会举行庙会和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篝火晚会,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共度欢乐时光。

总之,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吃腊八粥、挂腊八蒜以及其他各种庆祝活动,都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腊八节的到来,不仅带给人们温馨和快乐,更让人们重新思考和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腊八节作文450字 篇二:现代的腊八节庆祝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它代表着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腊八节的庆祝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吃腊八粥和挂腊八蒜虽然仍然存在,但现代人们也开始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庆祝方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腊八节的公益活动。在腊八节这一天,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都会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包括慈善义卖、志愿者活动等。人们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和温暖,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种庆祝方式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腊八节的喜庆氛围,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乐善好施的快乐。

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腊八节的庆祝增添了新的元素。比如,人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腊八节庆祝活动,或者通过在线视频通话与他们一起庆祝。这种虚拟的庆祝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距离之间的亲近和关怀。

此外,一些创意的腊八节庆祝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比如,有些地方会举办腊八节音乐会或者腊八节灯光秀,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演出和灯光表演。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参加腊八节的派对活动,与朋友们一起狂欢庆祝。这些新颖的庆祝方式让腊八节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够迎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喜好。

总之,腊八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庆祝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重要意义和传统文化内涵依然不变。无论是参加公益活动、利用科技手段庆祝,还是创造出新的庆祝方式,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腊八节的喜庆和祥和。无论如何庆祝,腊八节都是人们团聚、感恩和欢庆的时刻。

腊八节作文450字 篇三

腊八节作文450字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大家在这一年都会煮腊八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腊八节作文450字,请阅读!

  腊八,扎花,支灶,年下_450字【1】

“腊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时候,一到腊八节那天,母亲便说这句话。

  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只记得这天的母亲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过年的衣裳让我换上,仔细地给我梳了头,洗净脸,擦上雪花膏,然后在我的两个辫子上戴上两朵花。

  花是母亲用一碗豆子从货郎那儿换来的,两朵艳粉的绢花。

  母亲给我戴花时,嘴里又念叨那句话:“腊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时候盼腊八,不仅腊八那天能穿新衣裳,戴花,还能吃上腊八糕。

  为做腊八糕,母亲提前好几天做准备呢。

  母亲说蒸腊八糕要用江米,江米发黏,口感好。

  在我看来,那分明是大米,我看不出江米和大米有什么区别,都是白花花,亮晶晶。

  母亲把江米放簸箕里反复簸几遍,混杂其间的小草叶小石头什么的都随着簸走了,江米更白更干净了。

  母亲又开始准备蒸糕用的红枣。

  红枣是我家枣树结的,枣子成熟季节,那些小的或是不好看的母亲都让我们吃了,模样好的都留起来,晒干,留着过年时蒸腊八糕、蒸枣馍。

  母亲拿出干瘪成一团的红枣用水泡上,眼见着那红枣滋滋地喝水,又恢复先前的模样了,又红又亮。

  忍不住拿一颗放嘴里,甜,但没先前的脆劲。

  有趣的腊八节作文【2】

  今天是腊八节,被寒假快乐冲昏头脑的我早把这个小节日忘记了。

  “吃饭了!”爸爸便急忙喊道。

  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

  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

  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

  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

  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

  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

  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

  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于是我赶快请妈妈传授做“福寿粥”的方法。

  妈妈告诉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枣三样,其他可根据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干等。

  玉米要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可混合洗净,再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

  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时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们这里,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腊八节喝腊八粥真有趣。

  这象征着多福多寿的腊八粥,大家可别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关于腊八节的故事【3】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在开封,吃腊八粥是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粥距今有千年历史。

  经过后人不断传诵和加工,关于腊八节的故事越来越多,这些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腊八节的变化和传承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

  “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

  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北齐诗人魏收在其诗作《腊节》里说:“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嘉平”就是腊日。

  而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腊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而腊八节食用的腊八粥,则是到了北宋才正式开始有腊八粥名称的记载,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

  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开封民间称过春节为“过年”。

  但是,过年并非单指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腊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

  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了,腊八也就是新年的开始。

  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就是这个道理。

  吃腊八粥纪念岳飞希望和平

  1月8日上午,50多岁的市民王汝香对记者说:“传说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岳飞,就像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一样,以食物的形式纪念抗金英雄,表达人们渴望和平、没有战争的生活环境。

  王汝香娓娓道来:“岳飞挥师北伐,率领众将士抵抗女真族对南宋的掳掠残杀,深受人民爱戴。

  但朝廷却下令让岳飞回朝,岳飞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避免金兵残杀百姓、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他依然顽强抵抗。

  可后来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飞回朝,无奈之下岳飞只得遵从皇命。

  岳飞走时百姓非常不舍,想起岳飞的忠勇,百姓们自发拿出家里的粮食煮成粥为岳飞及众将士送行。

  由于当时生活条件较差,各家的粮食都不一样,有麦有豆,五花八门。

  百姓将各自煮好的粥倒在一个容器里,混合后送到岳飞面前就是一碗有米有麦有豆的粥了。

  岳飞率领众将士道谢后回朝,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百姓为了纪念岳飞,每年腊月初八烧起‘百家饭’,即腊八粥,以示怀念之意。

  王汝香说:“小时候还听人说过,腊八这个节日从农耕时期开始就有了。

  在农耕社会人们吃不饱,希望种的每一种粮食都能丰收,于是选出一天将各种粮食煮在一起吃,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

  王汝香说,“八”是个吉祥数,代表多的意思,人们希望多种粮食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小时候一吃过腊八饭就盼着过年,每年过腊八都可兴奋,因为大家都可以等着过年了。

  回忆起小时候过节的情景,王汝香笑着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家里没有这么多豆类可煮,于是用大米、小米、黄豆和玉米糁掺在一起煮成粥,这就是当年的腊八粥。

  “无论如何,咱开封人都认为腊八粥是纪念岳飞的。

  开封是北宋的都城,也有岳飞庙,我个人认为腊八节和开封很有渊源。

  王汝香笑着说,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百姓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腊八粥吃着更加香甜可口。

  虽然没有了幼时对过年的企盼,但珍惜和平、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愿望。

  腊八祭祀驱鬼治疾庆丰收

  《说文解字》中解释“腊”字为:“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到南北朝时期,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腊祭”才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有了腊八节。

  “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

  那时的人们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

  腊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冬日祭祀,“腊祭”这种风俗最早始于周代。

  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以捕获的禽兽祭祖宗。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

  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

  由此可以看出,“腊”就是打猎,用打来的野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

  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在每年腊月祭傩驱疫时人们敲奏腊鼓。

  《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

  高诱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

  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东京梦华录》:“自入此月(腊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

  古代还有腊月击鼓催春的风俗。

  古谚云:“腊鼓动,农人奋。

  腊冬期,农事最要紧的是施腊肥。

  腊肥可以提高土温、保暖防寒,是争取来年丰收的重要保证。

  因此,腊鼓一响,农民们就忙着往地里送肥了。

  腊祭祭祀的是先祖和五祀。

  先祖自然指的是祖先。

  至于五祀,《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也。

  可见,这个祭祀所祀的是来年的收成,所以腊祭在宗庙中举行。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

  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作文450字(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