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毒药 篇一
成功是毒药,这句话或许会让人感到困惑。在我们的社会中,成功往往被视为一种追求和向往的目标。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成功的本质时,我们会发现成功并不总是带来幸福和满足感。相反,它可能成为一种毒药,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成功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当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和期望,同时还需要管理更多的资源和人员。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受损,甚至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成功经常导致人们失去平衡和幸福感。当一个人过于专注于追求成功时,他们往往会牺牲其他重要的生活方面,如家庭、友谊和个人兴趣。他们可能忽略了与亲人和朋友的联系,因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上。这样的失衡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不满足,最终失去了幸福感。
此外,成功还可能导致人们变得贪婪和自私。当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取得成功时,他们可能变得越来越追求权力和财富。他们可能不再关心他人的福祉,而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这种贪婪和自私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变得疏远,最终使他们感到孤单和空虚。
尽管成功带来了一定的成就感和自尊心,但我们不能忽视成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可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导致失去平衡和幸福感,并使人们变得贪婪和自私。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成功的定义,并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以避免成功成为一种毒药。
成功是毒药 篇二
成功是毒药,这句话传递出一种警示的意味。在人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其中的风险和负面影响。成功所带来的压力、失去平衡和变得贪婪自私,都是需要我们警惕和应对的问题。
首先,成功带来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当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时,他们面临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他们可能需要管理更多的资源和人员,承担更多的期望和责任。这种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它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成功可能导致人们失去平衡和幸福感。追求成功的人往往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上,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生活方面,如家庭、友谊和个人兴趣。这种失衡可能会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不满足,最终失去了幸福感。因此,我们需要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感。
此外,成功还可能使人变得贪婪和自私。当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取得成功时,他们可能追求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他们可能逐渐失去对他人福祉的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这种贪婪和自私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的关系疏远,最终使他们感到孤单和空虚。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成功对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保持谦逊和关心他人的态度,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成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成就感和自尊心,又可能带来压力、失去平衡和贪婪自私。因此,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警惕,认识到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同时保持平衡和谦逊的态度,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感。
成功是毒药 篇三
“成功学”来自于美国,被划入“励志”类范畴。实际上美国的“成功学”脱胎于教会,成功学讲师以神父、牧师的姿态,搬弄着似是而非、永远正确的圆滑真理,再加一点微小的细节,将针尖大的事情放大成普世真理,以彰显微言大义的精髓。最狡猾的手段是,学员们日后成功,那当然是听课的结果;学员们未来不成功,那是没有认真听、没有认真实践的结果。成功的人只有一个:赚大钱的成功学讲师。
为何美国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如此渴望成功?弄得这天的中国人也同样对“成功”无限向往?有专家说,现代社会正因过度的自由,使人无依无靠。弗洛姆以前说,现代人总渴望“逃避自由”,成功便成为一种新的精神鸦片,为空虚盲目的人生,涂抹一点虚假的好处。
什么是成功?它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现代商业社会,把成功具体化了:月入100万,30岁时有车有房等等,有很多数字指标堆砌出了成功范本。现代商业社会,主动的和被逼的发财狂热,使得人们很少再有其他渴望,成功学则将这种渴望变成梦幻般的期望。这一点点仅存的渴望,填充着物质享受的内在,披挂着物质享受的外衣,在没有期望的生命中,膨胀成全部的天空。
在成功学那里,人生如此简单,只有成功和失败。它宣称,受到“成功学”教育的人,都能够成功,如同信奉上帝的人都能得救。如果我们把成功明白为丰富多样的含义,也许能够理解“人人都成功”的说法。但是,当今成功学的成功标准单纯而明确,简单粗暴到不容置疑,那么,这个社会上还会有多少人成功?如果把不成功的失败者比喻为流行感冒患者,那么,成功的法宝是能够大批复制、生产的感冒药吗?
宗教里的人人平等,化作人人成功;宗教里的灵魂导师,化身成为妙手厨师,做出秘制的“心灵鸡汤”;宗教里的善恶对立,化作成功与失败的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有我没他。同时还化作现实社会中自由与专制、民主与独裁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观念往往把一个政治或学术符号,变成现实中绝对化的道德决定。运用到“成功学”上,成功便永远正确,不成功便永远错误,人生仿佛有一种罪名就叫“不成功”,就叫失败。世界如果真的如此简单,大概只需要幼儿园老师就够了。
为了成功,人们得了成功强迫症,真的交出了自己的自由。也许还自我解嘲说:奋斗的道路上肯定是不自由的,等我成功了,我就自由了。因此,为了追求成功,人变成了机器和奴隶。传销是最典型的成功梦想,宗教狂热包裹着虚情假意,为非理性的发财梦想而忍受失去自由的过程,只为了一个快速成功的画饼。这是一个奇特的怪圈:有了钱才能自由,为了获得钱,能够放下自由。成功,已经把人变成他的奴隶。
但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如果最终没有成功,是否能够算用生命验证“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迈?但是,我们可不能够不成功?可不能够不好那种趋之若鹜的单一成功,可不能够不好都成为超女、快男?应对商业社会为我们带给的成功榜样,我们可不能够“不成功,变成人”!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不成功的权力?
人们说现代社会有三种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成功。其实只有一种毒药,就是成功。另外两种毒药都是成功这种毒药的变种。只要中了成功的毒,必然也会中另外两种毒。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只要获得了成功,消费和性欲就不再是问题。因此,成功是毒素最高的现代毒药。
把自己打扮成上帝的成功学大师,把教条媲美于《圣经》的“成功”法宝,让我想到2500年前,中国古书《晏子春秋》里,一个疑似现代“成功学”的故事。一个名叫梁丘的人佩服晏子的聪明和学识,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赶不上先生您了”。(励志名言lz13)晏子立刻不失时机地给梁丘上了一堂成功学的速成课。晏子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发奋去做的人常常能够做成,不倦前行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地。
晏子的这个“成功学”经验,首先没有确定成功的绝对目标,没有现代人那么庸俗的数字化成功游戏。“为者”能够“为”各种事,“行者”能够“行”各条路。如果你和成功者一样做,完全有可能超过成功者。这番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也许你在“为”别的事,“行”别的路,也许在那些地方,我并不如你。因此,晏子“成功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没有歧视“不成功者”。在那里不成功,也许在那里成功。晏子“成功学”的第三个特点是,没有绝对打包票,必须会成功,只是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已。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有点滑头,“常”是指多少百分比?50%?80%?现代成功学课堂上,会找出一堆成功案例,现身说法,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分百成功的幻觉中。但是,晏子的“成功学”,简单而丰富,那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智慧。
成功是多样的,成功不是唯一的目的。而现代社会把成功变成唯一的目的,唯一的标准。如果有谁中了现代社会“成功”的毒,就会像瘾君子一样,难以摆脱。
最后抄录《晏子春秋》中的这段原文: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精选阅读(二):
有种毒药叫成功
有一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何尝不也决定着成功的模式呢?一千个人就就应有一千种不一样类型的成功。成功就应是多元的、丰富的,体现着自我的特色。但由于物质文化的影响,成功往往与金钱、名利、地位等联系在一齐,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打上了消费和享乐的烙印。成功从来没有如此狭隘过,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如此隔阂过,让我们如此疲惫。如果你执著于成功路上的享受,而非贪图成功最后带来的巅峰荣耀,其实,你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能够感受成功的光临和幸福。
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成功学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它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在我看来,成功学是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能够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味道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但是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样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完美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精选阅读(三):
成功是一剂毒药
太过自由的负担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成功标准,此刻所谓的成功是指传自西方的成功学。西方成功学源自现代社会的资本操纵,出现了各式各样无限的可能。美国的金融危机,表面上是一群贪婪的金融资本家,实质上却是老百姓人人都想不干活却能住大房子。在电影《猜火车》里,伊万麦克格雷格受不了现代社会无穷尽的选取诱惑,只好选取吸毒来逃避选取。现代人选取太多,变成无法选取;太自由,因此不自由,需要一个人人所共及的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有一点重量和好处。成功学即是将人生目标打包贩卖的套餐,但这份套餐的营养价值和口味却大有疑问。
动机论:恐惧与欲望
动机论是成功学基本的植入观念。成功学认为人的生存动机,主要靠恐惧与欲望驱使,教育世人要象非洲大草原的羚羊和猎豹的物种竞争那样去生存。这种观念源自早期西方资本积累时期残酷的社会竞争,被社会所淘汰的恐惧潜入每个人的内心,但是当代连西方都已经出现反思这种观念的声音。我接触过几位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士,他们对这个观点就十分不以为然,如果恐惧与欲望成为人的动机,那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在基督教的观念里,爱才是人生存的动机,每个人都要去爱自己的旁人甚至不相识的人,这种大爱是惠及天下,每个人生存的动力。比如父母爱子女,因而发奋工作让子女过更好的生活,而爱不认识的世人,每个人才有可能为了社会上不公义的事情而挺身而出。
成功学的动机论是对人性正大光明的歪曲和曲解。此刻中国存在许多问题,有一句话流行:中国人缺少信仰。或者说,中国人只信仰成功。信仰这个词很多人是从宗教的角度去明白,但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信仰一向就和国外信仰上帝和真主不一样,西方的基督教信仰讲的是上帝的爱和世人对神的敬畏,而中国人的信仰则是内心的自我,尤其是宋明理学之后的智识主义,所谓“以天下为己任”,理学继承前辈儒学的观点,将前人的君子发展为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就应有超越一己利害得失的精神,在此观念下放之四海,影响宋明以来中国的普通百姓。此刻中国确实存在许多人性的问题,恐怕正是正因流行成功学的信仰:恐惧与欲望,尤其是后者“欲望”正大光明的合理化,蒙蔽了国人内心信仰的双眼。
结果论:过程与结果
结果论是另一个流行的成功学观念,做事看结果,结果导向成了职场人的口头禅。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之中,结果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衡量单位。在中国很早的哲学系统,就对有关结果的论点做过专门的讨论,老子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面上在讲好与坏,其实就是在讲结果的不可定性,一件事情的结果可能就是另一件事的开端,甚至这两件事其实就是同一件事,如何能明确定义结果是什么?如果要准确定义一个人生的结果,以现代科学的定义,每个人生的结果都是死亡。2009年英国出了一部很红的电视剧集《FlashForward》,讲的是世界上所有人同时在一次全球事故中暂时停机两分钟,在这两分钟内,每个人都神秘的预知到半年后自己生活的影像,这生活影像透露出每个人生活的巨大变故,在这预知结果的诱惑之下,每个人都奋力做出自己的选取去试图改变。但是如果以中国的哲学论来看,半年六个月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片断,那个时刻点只是处于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之中,也许你改变这半个月的结果,接下来的下一个半年,所有的事情也跟着改变,假设世人能够预知的不是单个六个月后的景象,而是接下来每六个月的预知,他将如何做出改变?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是一个常常能够看到的现象,小时候正因贪玩而误了
学业,没有考上名校,虽然因此失去了更好的工作及晋升机会,但童年的玩耍却培养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兴趣,反而一辈子都因此而受益。回报,未必都是成功学期望的结果。东方与西方对于“结果”的哲学观念在这件事上分出了成熟和稚嫩。
成功学的结果论,在逻辑思维上是有漏洞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件事情通常不会有单一的结果,其中就有好与坏两种结果,好
的结果也许姗姗来迟,而坏的结果却是立竿见影,而人们在很多状况下并不必须能分辨什么是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成功学并没有告诉人们如何去辨别这两种结果,因此它并不是严密的哲学思维。马云说,书读太多会变成油罐车,就是以成功学的实用论和结果论来评判读书这一行为。成功学的危害,就是它让人们不自觉地把社会生活的所有面向都纳入到它的评价体系中,成功学变成一切事情唯一正确的标准和刻度。
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正因触犯天条,被众神惩罚而推巨石上山,每当快到山顶之时,巨石又滚落下来,周而复始,万年不变,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残酷而绝望的惩罚,但是当西西弗斯感受到推石头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力量和乐趣时,惩罚从此不复存在。过程往往蕴含着比结果更多的意味。过程既是结果又大过于结果,它是所有结果的集合。成功学教育现代人,做事要结果导向,做事要衡量“有没有用”,“实不实用”。但是如果将人生按照真善美的标准来衡量,只有实用(善),并不贴合成功学的结果导向,人生既要有真,有善,更要有美,这个美就是兴趣,把搞笑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它既是过程又包含着结果,相比于成功学的善,它让人生更加圆满。
主次论:兴趣与财富
成功学的恐惧和欲望,通常都导向财富与权力,没听说过恐惧和欲望导向兴趣。但这些年,如果比较中国人与外国人身上最大的差异,可能就是兴趣爱好。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正面评价,一向都是聪明、勤奋、上进,而负面评价则是不会玩,缺少兴趣。许多外国人,除了工作,大多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很多人甚至都发展为自己的副业。比如我遇到的Tom,美国人,48岁,在中国经营音像器材生意,他的业余爱好是飞行,拥有飞行执照逾十年,业余时刻他在国内私人飞行驾照学校担任教练;Banyan,英国籍印度人,27岁,在中国读医学博士,业余时刻他是一名House音乐DJ,爱好是自己学习电脑软件制作House音乐;Ryan,新加坡人,41岁,广告公司创意总监,朋克摇滚乐迷,也曾担任过音乐DJ。反观国人,工作之余热衷的话题永远是房子、车子、股票,钱钱钱。
中国发展的这三十年,培养了国人享受财富的潜质,却没有培养国人享受兴趣的潜质。“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开车上笑”,这句话真实性如何,没人能验证,正因这句话只是描述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想象,如同恐惧一样,都不是真实的。没有兴趣的财富,就如同在大房子里百无聊赖,整天睡觉,很难说是一种快乐。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把人生中能够产生快乐的要素分为三种,其一是自然而且必要的,包括:朋友、自由、思想、食物、衣服、栖身所;其二是自然但不必要的,包括:豪宅、私人浴室、宴饮、仆役、鱼肉(思考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三是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是人的名望和权势。伊壁鸠鲁坚持认为人的大部分快乐由第一部分就能够满足,而第二和第三部分对人生的快乐程度的贡献十分有限,它不会使快乐超出第一种要素所能带给的程度。
现代消费学做过一个调查,从消费物质所得到的幸福感,通常最长只能刺激大脑三到六个月,接下来,人们将继续寻找下一个消费点的刺激。任何物质上的刺激,都有一个赏味期,再大的豪宅,过了半年,也只是一个栖身之所,再贵的豪车,当你习惯后,也只是个代步工具。财富如果只是物质,它摆脱不了这个科学上的宿命。
如果把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结合现代科学的实验,能够得出结论,如果人生是为了制造快乐,那么制造快乐绝大多数是由某些材料所带给的,而大部分人所费尽心思追求的东西对快乐的产生其实鲜有贡献。从这个好处来看,产生快乐的材料可被称作人生的主产品,而后者则是人生的副产品。
人生的主产品和副产品是人生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产品能够帮忙人生发展出其他产品,如同植物的主要躯干,为其他部分输送所有的营养养分,而副产品则象植物的枝条茎叶,要靠主产品来滋养,反之则不然。成功学看待人生,把两者颠倒了,国人提到兴趣,通常人云亦云:兴趣不能当饭吃。但是财富培养不出兴趣,而兴趣其实往往可生出财富,正像上方所列举的例子。这一点,是成功学并没有看透的。
发展观:现实与未来,兴趣和消遣
成功学有许多财富和价值的观念都建立在对未来的完美愿望之上。最典型的例子是现代金融的股票,股票就是赚未来的钱,看不见的钱。当代的科技业其实催生了很多伪先知,对未来带给一种完美的前景,实现的可能性却无人能够保证。就算真的实现,世人也会发现,当未来的期盼真的实现,实际的状况却未必真如当初想象得那么完美。
比如科技是否让我们变得更好?此刻的科技产品功能再先进,无非就是鼓吹让人的生活更便利快速。但是便捷和快速让现代人拥有了大把的时刻,却又因无法忍受无聊和空闲而“杀时刻”。有多少人只是把ipad当作闲时无聊玩游戏打发时刻的工具!这好像一个乌托邦式的笑话,人们生产某种东西是为了消耗它。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说,互联网的问题是,它帮忙我们阻挡了无聊以及它的许多好处。无聊的好处是,它让我们的心灵处于被训练的状态,对无聊的忍耐,才产生创造力。人的最佳创造力,都是在没有干扰和消遣的时刻产生的,但科技产品帮忙我们逃避无聊,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灵就像久未训练肌耐力退化的肌肉,再也无法紧张起来了。长时刻安静的思考离我们远去,我们用互联网产生的流行用语和俗话来代替自己思考。我们不再追根究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相反,我们觉得这些很无聊。科技越进步,我们越容易感到无聊,因此需要更多的科技产品帮我们摆脱无聊,以此循环不止。
现代科技让杀时刻成为刚性需求,而伴随杀时刻的消遣,常被我们误认为是兴趣。问一个人,他(她)的兴趣是什么,无非大同小异:逛街、唱歌、听音乐、看电影、旅游,blablabla。英文里“消遣”是“Diversion”,另一个含义是“分心,转移注意力”,将脑袋放空,而兴趣则要集中注意力,专注,将头脑塞满,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如果逛街只是为满足消费的欲望,唱歌就是图热闹,听音乐变成背景,电影看过就忘,旅游只顾拍照和到此一游,这些其实都只是消遣。
很难说成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就像消遣被错认为兴趣一样,成功只是带给一个未来的假想,让现实中的人误认为那是更好的结果。大家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确实也是。只是这个改变,到底有多少是好的、有益的?
幸福观:幸福能否被制造
成功学最大的武器是把成功等同于幸福。如果把幸福类比成产品,幸福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生产的产品,正因幸福的标准很难定义,而成功学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幸福标准数据化,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成功即幸福的观点。罗素曾试图打破成功学的伎俩,他在《幸福之路》这本书里将幸福的产生原因条列化,认为幸福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兴趣、情爱、家庭、工作、闲情雅致、发奋和放下、以及人的本身性格;而不幸福则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竞争、厌烦与兴奋、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迫害妄想、畏惧舆论。若对照成功学以及罗素的论点,两者对幸福产生原因的看法恰恰相反:竞争,在罗素认为是不幸的原因,成功学则认为以恐惧和欲望为动机的竞争导向幸福;社会舆论,同样在罗素认为是不幸福的原因,而现代成功学的流行,无疑正是依靠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社会舆论,帮忙成功学制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幸福标准。另外,成功学对罗素所提到的其他幸福的原因,根本就很少提及,比如情爱、闲情雅致、放下。在成功学看来,这些不是原因,而是幸福的结果。只要成功,这些都垂手可得。
当然,罗素的观点未必就百分百准确,但是他的尝试带给人们一种思路:相比于成功,我们比较少思考过幸福的定义,如果被问及什么是成功,我们大抵能够回答出一些衡量的标准,但是如果被问及幸福,我们很可能张口结舌,无法回答,还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罗素的思考告诉我们,如果成功能够被制造,那幸福同样能够被制造。我们如果把罗素的观点做一些浓缩,将人生的幸福按照真善美的标准来衡量,幸福就应包内含料、有用、搞笑。有料是真(有知识),有用是善(有技能,有工作,能够学以致用),搞笑是美(有情趣和闲情雅致)。搞笑是人生的最高标准,比较成功,不如将搞笑当作人生的目标,它也许是制造幸福更为正确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