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自我总结 篇一
校本培训的收获与反思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反思和调整。下面我将就此次培训的收获和反思进行总结。
首先,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分享,我扩展了自己的教学视野。在培训中,我有幸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优秀教师。他们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比如,在一次交流中,一位语文老师分享了她如何通过故事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技巧和策略。这些交流与分享不仅让我了解到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使我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次,通过校本培训,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培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内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让我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在一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它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通过学习和掌握这种评价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
最后,校本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过去,我在教学中更注重传授知识和讲解概念,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校本培训,我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实施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明显增强了,并且他们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这次校本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本培训自我总结 篇二
校本培训的反思与改进
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活动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办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因此,我开始尝试运用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化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探索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反思了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在校本培训中,我学习了一种全面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而不仅仅是对他们的知识掌握进行评价。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知识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开始尝试使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最后,通过校本培训,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育理念。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态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校本培训和反思,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本培训自我总结 篇三
校本培训自我总结
察尔森中心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高品质的教育需要教研的支撑。为此,我校根据上级文件中提出的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制度,即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工作的中心要下移到学校,开展以一线教师为主体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校本培训活动,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本学期,我校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书面”培训。
我们注意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读书进行自悟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教师读书活动需要提供学习材料,给以知道方能有成效。为此,我们呢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由教导处负责给教师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这种材料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来源于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和网络,常常是一两篇小文,便于阅读思考,还有的是校长读报刊后提供。二是全校教师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如《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学校安排集中时间进行导读,分散时间进行自学,撰写万字以上读书笔记,为消化所学内容,学校结合所读书籍内容组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和教师间的互动研讨活动,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讨论、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全体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变化有了共同的理解,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专题”培训。
对于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或根据学校工作及教师发展某一方面的需要,开展专题研讨和培训是广大教师非常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本学期我校举行三次专题式培训活动:一是“班级管理”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各班主任结合自己工作交流探讨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经验及自己的困惑;二是各学科“后进生辅导工作”专题研讨,各科教师畅谈自己辅导后进学生的做法、收益和自己对待后进学生的观点,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心;三是“学科复习策略”的专题研讨,先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讨论交流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级段的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再由教导处分管各学科教学的教导主任面对所有教师开展“开展有效复习 提高教学质量”的专题讲座,最后再组织全体教师交流自己的复习方案,在三个层次的交流中,教师既客观实在的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复习方案,又对总复习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专题培训就能把“问题——学习——研讨”融为一体,形成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教师个人反思、同伴研讨互动、领导专家指导”的教研机制得以运行。同时能使教师进入一种“以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机智为目的”的.研究状态中。
三、“做课”培训。
学校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汇报课”
、“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拜师结队结对汇报课”等多种形式的做课活动,同时邀请旗教研室的包努恩吉雅、佟和平老师来我校听课和指导课堂教学,一学期以来,我校共“做课”百余节。4月份,我校在旗教研室指导下,成功地承办了全旗小学蒙语文教改实验推广会,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在这些“做课”活动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研讨性的对话与交流,一起议论“新课程现象”,例如有的在课堂教学中试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但又被头脑中的“教案”所束缚,课堂上表现出很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性,这就是一种观念与行为相悖的“新课程”现象,于是我们就一起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几次争论以后,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第一,教学设计方案的指导思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课堂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第二,教学设计方案的基本特征,要对传统教案进行超越性的改造;第三,教学设计方案的书写要求,要突显出设计者的“创新与特色”;第四,教学设计方案的的制作过程,要倾听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参与设计与制作;第五,教学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第六,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第七,教学设计是个“教学构想”,但教师要多做一些“预案” 。就这样,在“做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校包晓红、陈秀兰、董红霞等三位老师在自治区创新课教学评比中都获得了二等奖。
四、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是完全出于本学校、本年级、本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开展的教研活动,是本校培训的一种形式。校本教研通过教研组内教师互动学习,平等研讨,自我反思,推动教学改革,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研氛围,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校本教研需要制度保证,我校建立了以下三项校本教研制度:
小组专题教学月制度。每学期学校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由本教研组成员根据主题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研究氛围。
教学评价制度。根据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开展教师之间、教研组长与老师之间、学校干部与教师之间的教学评价活动。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坚持每周行政领导集体听评一位教师的课的制度。这种评价不是对教师的教学做什么结论,而是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协商,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是一种相互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制度。我们要求30岁以下的教师每个月要有2节反思式的课堂教学,30岁以上教师每月有1节反思式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以便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一学期以来,我校在旗级以上获奖的论文有18篇,其中盟级论文6篇、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
正是由于我校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关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使培训工作真正立足于学校,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并以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因此校本培训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形成学习型组织,促使组织中每一个成员共同分享、探讨彼此重视的问题,不断对话、反省、协商和凝视共识,寻求了学校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