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篇一
我市分级诊疗工作经验总结
自2015年我市开始推广分级诊疗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以下是我市分级诊疗工作的总结与经验分享。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工作
分级诊疗作为一项全新的医疗改革举措,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我市积极开展政策解读会、宣传片播放和宣传栏设置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分级诊疗的意义和操作流程。同时,与媒体合作,加强对分级诊疗的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健全分级机制和医疗联动
分级诊疗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级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在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我市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明确了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服务范围。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合作,建立起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和会诊制度,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
作为分级诊疗的基石,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我市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了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同时,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联动机制,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及时转诊患者、提供必要的会诊和咨询服务。
四、完善医保制度和支付方式
分级诊疗需要医保制度和支付方式的支持。我市与医保部门紧密合作,制定了相应的医疗费用支付政策,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分级诊疗带来的优惠政策。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创新,鼓励医疗机构按照疾病诊疗相关的质量和效果指标来确定医保支付金额,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
分级诊疗工作需要不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市建立了定期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同时,我们还积极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分级诊疗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总之,我市的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完善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篇二
推进分级诊疗的经验与思考
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分级诊疗成为了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在推进分级诊疗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够对其他地区的分级诊疗工作有所启示。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
分级诊疗作为一项全新的医疗改革举措,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有关政策,明确分级诊疗的目标和推进路径。同时,要加强对分级诊疗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可以通过开展政策解读会、宣传片播放和宣传栏设置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分级诊疗的意义和操作流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机制
分级诊疗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级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在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明确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服务范围。同时,要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合作,建立起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和会诊制度,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
基层医疗机构是分级诊疗的基石,其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同时,要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联动机制,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及时转诊患者、提供必要的会诊和咨询服务。
四、完善医保制度和支付方式
分级诊疗需要医保制度和支付方式的支持。政府和医保部门要积极推动医保制度的改革,制定相应的医疗费用支付政策,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分级诊疗带来的优惠政策。同时,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创新,鼓励医疗机构按照疾病诊疗相关的质量和效果指标来确定医保支付金额,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
分级诊疗工作需要不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部门要建立定期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同时,要积极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分级诊疗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分级诊疗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希望各地区能够借鉴我们的经验和思考,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篇三
为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做好广大群众心理健康的守门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优质医疗服务,确保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自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以来,积极加强与上、下级医院的合作,为辖区广大居民提供了就医方便,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将实施分级诊疗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
院领导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成立了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及处理双向转诊事宜。为确保双向转诊工作顺利运行,制定了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及双向转诊流程图,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并由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为患者双向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
二、技术保障
我院为二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医院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能完成常规检查项目。现有精神科执业医师XXX人,其中主治医师XXX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XXX人,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XXX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XXX人。
三、工作情况
1、积极开展宣传及培训工作,我院组织全院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制作了相关宣传资料,利用宣传栏及橱窗向就诊人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宣传。
2、积极配合区卫计委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共签订双向转诊协议XXX份,分别与全区十二镇乡卫生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定期派遣医院人员到各镇乡卫生院指导开展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及上报工作;与区人民医院和乐山市中医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定期聘请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到我院进行查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严格执行基层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要求首诊医师加强临床评估工作,我院有能力救治的,尽量劝服在我院治疗,我院无条件或无救治能力的,积极协调进行转诊工作。自实施双向转诊以来,我院上转病人XXX人次,接受综合医院转诊XXX人次。
四、存在问题
1、“进院难”。医院基础设施陈旧,病房设置欠合理,床位数量有限,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转转态,且精神科执业医师和护士匮乏,不能满足就医需求。
2、精神疾病患者转诊困难。很大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认为:得了“精神病”就是政府管了,医院是政府办的,我们把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医院,其他的事情就该医院负责了,即使是患者得了严重的躯体疾病,需要转诊到综合医院治疗,也得由医院负责转诊,负责出钱治疗。
3、健康意识增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及医保改革,患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明显增高,部分患者更愿意选择条件好的大医院就诊。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篇四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作我县关于分级诊疗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的诊疗机制,形成“小病在乡村,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格局,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0—90%,群众自费费用逐年减少,达到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
2014年8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18个试点县之一。通过综合评估我县医院能力,摸底调查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按医学临床路径测算费用,经省市专家审定,10月17日出台了《关于印发清徐县新农合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配套制定了《清徐县新农合分级诊疗工作实施办法(细则)》。县人民医院选择县域内分级诊疗病种100个,确定了单病种补偿最高限额,取消起付线,将补偿比例由75%提高到78%(县中医院80%),新农合患者只需出小于或等于补偿最高限额22%的'费用,超额部分由医院承担,乡镇卫生院按照补偿最高限额的80%为补偿标准,补偿比例达到85%。参与分级诊疗的医院还有四个,分别是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王答乡卫生院和清源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对外转诊医院,依托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外转诊的绿色通道。医生在转诊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医疗技术方面的帮助,而且实现了转诊方面的帮助,使新农合患者治病方面多了一条保障线。通过六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切实降低患者自付费用,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县自2014年11月实行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以来,平稳有序推进,已取得初步成效。县人民医院和参与分级诊疗的医院住院人数大幅度增加,转诊人数逐渐下降。
1.从对外转诊看:县人民医院共转诊2643人次,去年同期在辖外住院患者4305人次,同比减少1662人次。
2.从县域内住院情况看:全县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共补偿住院患者10682人次,补偿金额为4408.67万元(其中:辖外住院人数为4305人次,补偿金额为2334.45万元;辖内县、乡住院人数为6377人次,补偿金额为2074.22万元);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共补偿住院患者11490 人次,补偿金额为4617.39万元(其中:辖外住院人数为4200人次,补偿金额为2429.05万元;辖内县乡住院人数为7290人次,补偿金额为2188.34万元)。我县辖外住院补偿人次同比下降105人次(下降率为2%)。辖内住院补偿人次同比增长913人次(增长率为14%)。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了63.4%,比去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县乡医院住院患者比去年同期显著增多。2016年县人民医院和县二院住院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47人次和150人次(县人民医院2014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2085人次,2016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2432人次。县二院2014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621人次,2016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771人次)。县中医院增加126人次、王答乡卫生院增加130人次、清源镇卫生院增加68人次,其它乡镇卫生院(含民营医院)增加92人次。新农合住院患者比去年同期在县域内就诊率显著提高。
3.从新农合患者治疗费用看:分级诊疗单病种补偿开展以来,由于取消了住院补偿起付线,全部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药占比大幅度下降,住院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受益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
以清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为例,新农合补偿最高限额为4400元,补偿医院限额为3432元,次均费用2799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次均费用4109元,平均每例减少费用1310元,下降32%(新农合每例补偿金额3432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每例补偿金额2542元,平均每例增加890元,同比增加25%;个人自付人均616元,进行分级诊疗前人均1566元,平均每例减少950元,下降61%)。药占比下降25.57%(分级诊疗前为55.30%,分级诊疗后为29.73%)。
以短暂性脑缺血为例,新农合补偿最高限额为5000元,补偿医院为3900元,次均费用3602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次均费用4516元,平均每例减少费用914元,下降20%(新农合每例补偿金额3900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每例补偿金额2861元,平均每例增加1039元,同比增加36%;个人自付人均792元,进行分级诊疗前人均1654元,平均每例减少862元,下降52%)。药占比下降15.01%(分级诊疗前为42.46%,分级诊疗后为27.45%)。
全县分级诊疗患者1101人次,经测算平均每人次自付费用下降约900元。患者共计减少自付费用约99万元。
4.从医院的纯收入和新农合基金支付情况看:开展分级诊疗以来,县内定点医院共收治分级诊疗住院患者1101人次,共补偿金额277.31万元,与新农合结算金额357.96万元,各定点医院增加纯收入80.65万元(各医院分级诊疗补偿情况如下: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592人次,补偿金额159.68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191.23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31.55万元;县二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239人次,补偿金额50.97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78.26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27.29万元;县中医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105人次,补偿金额30.11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37.96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7.85万元;王答乡卫生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108人次,补偿金额25.07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36.96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11.89万元;清源镇卫生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57人次,补偿金额11.48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13.55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2.07万元)。
新农合多支付80.65万元,而患者减少自付费用99万余元。实施分级诊疗的医院为降低医疗费用,加强了内部监督和管理,每周监督二次,对照临床路径查病历、看费用,既保证了医疗效果,又避免了过度治疗等医疗行为的发生,实现了医院有利赚、患者费用低,充分体现了新农合基金的保障效果,和谐了医患关系,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在去年10月和11月份我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就从省卫计委新农合管理中心申请并领取了8.6万份山西省实施分级诊疗告知书,明确了转诊、补偿等政策要求,并将告知书通过乡镇、村网格长发放到每一户参合家庭,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印制500余份清徐县分级诊疗实施办法和流程图,发放到各村和医疗机构,通过村医给广大群众解读。
2.全面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县医院为扎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建立了特聘科主任管理制度,如:中医科、普外科、核磁共振室等重点科室,由省人民医院临床科室副主任医师担任特聘科主任,全面管理科室,选派主治医师常住清徐县人民医院,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人选进行技术帮扶。县医院在本院内选聘执行主任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增设了血液透析室、肿瘤科、脑外科、泌尿外科、核磁共振室等科室,开展了微创手术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逐年提高。
县二院、县中医院也聘请省、市三甲医院专家,通过坐诊、查房、疑难病种处置、处方点评和分科室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
3.建立县乡医联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给群众提供安全、价廉、高效、优质、方便、连续的医疗服务,按照山西省卫生和计生委等四委厅室《关于印发山西省县乡医联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晋卫发[2016]4号)以及太原市卫生局等七部室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县域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意见》(并卫[2014]28号)文件精神,加快县乡医联体建设,县医院、县二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乡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双方签订三年的帮扶协议,由县级医院选派服务能力较强的科室主任到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形成科室帮扶乡镇卫生院的格局,第一年采取输血式帮扶,即人员、设备等都要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第二年要培养乡镇卫生院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第三年要使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独立开展诊疗服务,并拓展医疗服务项目。各乡镇卫生院积极聘请退休医生开展诊疗服务,并将有限的医生也送往省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全科医生专科培训,为乡镇卫生院开展分级诊疗奠定了人才基础,进一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设备有序流动,配置科学合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4、稳定村医队伍,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落实乡村医生进退机制,积极吸收助理以上资质人员进入村医队伍,全年共进入乡村医生34名,其中执业医师6名,助理医师11名,大学生村医12名,外地转入村医5名;退出乡村医生36名。2014年共有执业助理以上的乡村医生49名,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26个村,乡村医生与12804居民签订了服务协议。进一步优化了村医队伍,提升了服务能力。
开展乡村医生网上在线学习培训,并于今年4月1日起,县卫生局还组织新招聘乡镇医生和全部村医,分四期,在县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能力提升培训。初步形成了县级医院医生与乡村医生接对帮扶的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1、医疗人才缺乏,县乡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严重不足是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瓶颈。
2、分级诊疗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我县分级诊疗开展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不够深刻,还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3、分级诊疗病种少,开展分级诊疗的乡镇卫生院还不多,通过半年的实施情况来看仅有100个病种,还不能满足广大参合群众的就医需求。
四、今后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力度。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分级诊疗政策。
2、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享受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2016年,县医院至少和3个乡镇卫生院、其它县级医院也要至少和1个乡镇卫生院形成医疗联合体,力争使8个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分级诊疗服务。
3、增加分级诊疗病种。依托县医院按照医疗服务能力和疾病临床路径,年内再开展100种分级诊疗病种,争取达到200种。进一步提高分级诊疗覆盖范围,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深化医改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它能够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我们今后一定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通过采取行政、医保、价格等综合措施,充分发挥新农合补偿政策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实行差别支付,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机制,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切实降低药占比和患者自付费用,逐步扩大新农合患者的补偿比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