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

时间:2012-01-01 06:22: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掌握电学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解决电路问题非常关键。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初中物理电学的知识点。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即从正电压端流向负电压端。

2. 电压:电压是电势差,也就是电荷在电场中的势能差。单位是伏特(V)。电压的大小等于单位电荷所具有的势能。电压的方向是电场中正电荷自高电压区域流向低电压区域。

3. 电阻:电阻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而电压在不同电阻间分配。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分流,而电压在不同电阻上相同。

5.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单位是瓦特(W)。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速率,也可以表示为电流的平方与电阻的乘积。

6. 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中元件和连接方式的图示。常见的电路图符号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灯泡等。

除了上述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初中电学还包括一些实验现象和定律:

1.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I = U/R。

2. 粗导线和细导线的电阻:相同长度的细导线电阻大于粗导线。这是因为细导线的截面积小,电流通过时阻碍更大。

3.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多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多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初中物理电学的知识点总结到此结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电路问题和理解电学现象会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多做练习,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

  (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

  ○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

  ○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

  (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

  (2)特点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6、电场力做功WAB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1, 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 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