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经典6篇)

时间:2019-08-02 02:49: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一

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地理也是必修课之一。在高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这些都是必考的内容。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高一地理必考的知识点。

第一,地理基本概念。在学习地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比如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的分类和分支等。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地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分为陆地和海洋,地幔和地核则是地球的内部结构。掌握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于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地理坐标和地图阅读。地理坐标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一个点位置的一种方法,而地图则是将地球的表面缩小到纸面上的一种工具。掌握地理坐标和地图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位置和特征。

第四,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这些要素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地形决定了地球上的山脉和平原,气候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和气温,水文决定了地球上的河流和湖泊,土壤和植被则决定了地球上的农田和森林。

第五,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和经济等。这些要素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和地理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人口决定了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城市决定了地球上的城市化进程,交通决定了地球上的交通网络,经济则决定了地球上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总之,高一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涉及到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理坐标和地图阅读、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等。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一地理的学习和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二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在高一阶段,我们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必考知识点,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向。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和经济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地球的外部固体壳层,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它由固体和部分熔融物质组成;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心,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于理解地球的变化和地理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我们需要掌握地理坐标和地图阅读的方法。地理坐标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一个点位置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坐标。地图是将地球的表面缩小到纸面上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位置和特征。掌握地理坐标和地图阅读的方法对于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它们决定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和经济等,它们决定了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地理变化。

总之,高一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理坐标和地图阅读、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等。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一地理的学习和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2、气候变化史

  (1)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历史时期:期间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3)近现代: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4、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四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五

  知识摘要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地球内部

  1、地壳

  (1)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自转运动,地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时

  线速度:赤道,向两级递减

  公转运动

  太阳自西向东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慢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书本18页图1—3—5)

  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目前是23°26′

  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

  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

  …………………………………………23°26′N

  0°

  ………………………………………23°26′S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晨线:由到

  1)产生昼夜更替昏线:由到

  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产生地方时

  ①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特点:东早西晚15°/时4°/分钟

  ③计算公式: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西“—”)

  ④区时:①定义:每一时区,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区时。

  ②计算公式: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西“—”)

  ③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

  3)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偏移规律:沿运动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偏转

  4)地球呈椭球体也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5、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