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17-01-01 04:40: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水的三态变化

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3. 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实验材料:水、冰块、水壶、锅、火源。

2. 实验工具:温度计、容器。

3.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10分钟):

a. 师生互动:教师问一些问题,引起幼儿思考水的三态变化,例如:“你们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水能变成其他状态吗?”

b. 展示资源:播放图片或视频,展示水从液态到固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

2. 实验操作(30分钟):

a. 实验前准备:教师将锅中的水烧开,然后将水倒入容器中放置冷却,同时准备一些冰块。

b. 实验操作1:教师将冷却后的水倒在温度计上,让幼儿观察显示的温度。

c. 实验操作2:教师将冰块放入温度计中,让幼儿观察显示的温度。

d. 实验操作3:教师将锅中的水烧开,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e. 实验操作4:教师将烧开的水倒入容器中,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3. 实验总结(15分钟):

a. 讨论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

b.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幼儿,例如:“为什么水可以变成冰?”、“为什么水会烧开?”

c. 结论总结:帮助幼儿总结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四、活动延伸:

1. 家庭延伸: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观察和讨论水的三态变化,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体会。

2. 图书欣赏:为幼儿提供关于水的科普书籍,鼓励他们自主阅读与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3. 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花盆、水。

2. 实验工具:铲子、水壶。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10分钟):

a. 师生互动:教师问一些问题,引起幼儿思考植物的生长过程,例如:“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长大的?植物需要什么才能生长?”

b. 图片资源: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实验操作(30分钟):

a. 实验前准备:教师将土壤放入花盆中,然后让幼儿用铲子将土面整平。

b. 实验操作1:教师向幼儿展示种子,并让幼儿将种子埋入土壤中。

c. 实验操作2:教师让幼儿用水壶浇水,让幼儿观察水对种子和土壤的作用。

d. 实验操作3:教师带领幼儿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植物的变化和生长过程。

3. 实验总结(15分钟):

a. 讨论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

b.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幼儿,例如:“植物为什么需要水和阳光?”、“植物的根是干什么用的?”

c. 结论总结:帮助幼儿总结出植物的生长所需的条件和过程。

四、活动延伸:

1. 家庭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一些小植物,观察并记录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2. 野外观察:组织幼儿到校园或公园中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并让幼儿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体会。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

  一、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不同材料运水,体验合作运水的乐趣。

  2.通过尝试,探索海绵的吸水性。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塑料大、小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运水给树宝宝们喝吧!

  二、幼儿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让你们来尝试一下运水。(介绍材料)这些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可以当运水的工具。我们用这些材料将水运到小桶里。

  (2)幼儿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谁运的水最多?你们是用什么来运水的?

  (4)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小结。(重点介绍海绵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组,比一比哪组运的水最多)

  (1)现在我们再来试一试。(针对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别提出要求。)

  (2)幼儿分组合作再进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师小结:“运水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可以运的更多更快。

  (5)我们给树宝宝送水去!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运水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两边等方位。

  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活动准备:

  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

  活动重点:

  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

  活动难点:

  能完整的讲述句子。

  活动过程:

  1、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

  2、游戏—找方向:

  —“你们做兔宝宝,我来做兔妈妈。我捏捏鼻子你们就到我的前面来;我拍拍屁股你们就到我的后面来;我拉拉耳朵你们就到我身体的两旁来。好,我们现在来试试吧。”

  教师边拍屁股边说:

  —“快到我的后面来。”

  依次:边捏鼻子边说:快到我的前面来。

  边拉耳朵边说:快到我的旁边来。

  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行动。

  教师转身,改变方向,只拉耳朵不说话。

  —“为什么还是拉耳朵,你们要变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改变了方向,旁边也跟着变了。

  3、游戏—捉迷藏:

  —“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

  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小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

  分组游戏:请一半幼儿抱着动物们躲藏,另一半幼儿寻找并说出躲藏地。轮换进行游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70%未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