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扶贫成就。然而,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面临着贫困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被提出并实施。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是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全面脱贫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该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等,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
首先,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在这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的缺乏,人们很难获得足够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很难发展产业。因此,该方案将投入资金用于修建道路、铺设供水设施、建设学校和医院等,以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其次,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产业。通过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支持和财政支持,该方案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发展出可持续的产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例如,在一些山区,政府提供种植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当地居民发展农业产业。在一些沿海地区,政府鼓励居民发展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也注重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在贫困地区,由于教育和医疗资源的缺乏,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多居民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因此,该方案将投入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和医院,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最后,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还注重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扶贫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是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全面脱贫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等,该方案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并促进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二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通过不断实施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面临贫困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被提出并实施。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还通过提供贷款和补贴等金融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政府还注重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为贫困地区的居民带来更好的福利。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
与此同时,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贫困地区,许多干部主动请战,到贫困村任职,帮助贫困地区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他们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当地居民密切合作,推动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他们的辛勤工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广大贫困地区的居民也是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成功的重要力量。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许多居民接受培训,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增加收入来源。他们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等,该方案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并促进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只有政府、干部群众和广大贫困地区的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三
20xx年是组织实施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最为关键的一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对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以及伊犁州安排布署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对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会议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用科学的扶贫观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抓住机遇、紧紧瞄准贫困群体,把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4个重点乡和 40个重点村为扶贫开发主战场,从本县实际出发,具体落实好自治区扶贫办【20xx】36号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注重实效,加快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庭院经济、计划生育、残疾优扶、畜牧兴家、扶贫救助、抗震安居、技能培训、劳务创收、产业带动、社会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
通过整合扶贫资源,抓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绩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在推进尼勒克县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全县要完成自治区下达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计划2036人392户的脱贫任务和伊犁州下达的3326人595户脱贫任务,争取使20%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958元和超过动态脱贫标准,贫困农牧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全县确定400户脱贫重点户,争取人均增收400元。
全县通过缺项补项确保20xx年自治区验收的4个重点村基本达到整村推进“五通”、“五有”、“五能”标准。
全县培训贫困劳动力1万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 2000人,重点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2000户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坚持高位推动,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完善缺项补项项措施,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大力支持农口资金的整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验收村“五通”、“五有”、“五能”的缺项补项问题,当年财扶项目资金70%将用于验收村和试点村的整村推进建设。
首先确保四个验收村(克令乡萨拉尕什村、乌赞乡吐尔克买里村、胡吉台乡乌兰布鲁克村、乌拉斯台乡巴彦郭勒村)完成整村推进缺项补项任务。
重点抓好扶贫项目资金计划的落实,争取财扶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贴息贷款、外资项目、社会扶贫五块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实施50个以上的整村推进缺项补项建设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万人。
积极做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的前期准备,减贫重点放在西三乡,通过区域性扶贫开发,缓解我县连片贫困问题。
同时,20xx年全县将争取和确认10—20个州级和县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扩大扶贫开发的覆盖面。
认真实施好抗震安居扶贫工程,完成2698户抗安工程任务,结合整村推进验收计划,把抗震安居工程作为扶贫开发一项十分重要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和实施好集体经济扶贫项目,实现23个“空壳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万元,争取10“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5万元的目标。
(二)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着重加强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促使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依托职业学校和扶贫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全县将确认20—50个技能培训点,全面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尤其要抓好少数民族贫困农民的汉语培训。
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引导贫困农牧民从事餐饮、运输、建筑、家政服务等行业。
积极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输出转移,大力实施“5+2”劳务创收扶贫工程(即:每年输出贫困劳动力 5000人,年净创收2000元),拓宽非农收入的领域,提高工资性收入的比例,使当年非农收入的增长额占到贫困户增收额的40%以上。
20xx年,全年计划培训贫困农牧民总数达1万人(次)。
(三)抓好产业化扶贫,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的功能。
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贫困人口农牧业生产性收入、提高贫困乡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实施“5321”产业扶贫工程(即:争取到20xx年每户户均达到5头牛、30只羊、20只鸡或鹅、10亩农作物高产田)。
在确保粮食自给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和农区畜牧业;同时,要加快传统畜牧业的改革步伐,走牧民定居、牧农结合的路子。
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贫困乡村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做大做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和确认新疆褐牛、伊犁白鹅、尼勒克县“六辫红”大蒜、脱毒大蒜、鸵鸟繁育等5—10个示范乡和示范村。
20xx年,全县将确认3---5个县级扶贫龙头企业,申报1-2个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格局。
(四)抓好社会扶贫,构建和谐扶贫运作机制。
坚持进村入户,实施干部包扶。
加强与中央、自治区、州直机关等定点帮扶单位和东西扶贫协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的沟通交流,继续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扬扶贫济困的美德,扶持贫困乡村发展。
挖掘社会扶贫内在的潜力,拓宽社会帮扶领域和方式,既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对口支援,又切合实际状况解决吃穿住等实际困难,既无偿扶贫济困,也互惠互利进行双赢合作,不拘形式,突出成效,使社会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积极实施好“42225彩虹计划”社会扶贫工程,即:州、县、乡、村四级责任帮扶4000人结对子帮扶2000户贫困户。
另外,200名社会扶贫志愿者帮扶200户贫困户,争取社会各界扶贫总资金总额达到500万元,筹建尼勒克县扶贫基金会;助建2个扶贫医院和5个“扶贫超市”,全面推行县级机关定点帮扶村量化考核制度,加大县级机关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及时做好社会帮扶工作的公示、宣传、总结、表彰工作,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举全县之力,集全社会之能,解群众之贫,大力营造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使社会扶贫成为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五)抓好进村入户,实现贫困户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核心任务,用增收体现扶贫开发的效果。
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重点村和扶贫到户的增收方案,一户一户地制定增收措施,确保覆盖面广、带动力强、见实效快的增收措施进村入户。
根据贫困户的需求和特长,逐户研究设计扶贫项目,彻底改变分散使用力量、不分贫富一起扶的现象。
充分利用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成果,全面掌握贫困户受益的情况。
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多样的方式,扎实做好进村入户工作,避免表现化、形式化。
重点实施好安居乐业庭院经济扶贫工程,其内容是“四带”、“五起来”,(四带:带着感情去乡村、带着亲情去农家、带着激情去蹲点、带着热情去扶贫;五起来:房子亮起来、院墙围起来、院内绿起来、家禽养起来、劳务输出干起来)。
20xx年,全县要建立和确认10庭院经济扶贫示范小区;万头优质奶牛县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选定一个扶贫开发重点乡新建一个千头优质奶牛乡;选定一个重点村为新建百头优质奶牛村;启动和新建“大蒜村”、“肉鸽村”、“贝母村”、“养牛育肥村”、“养羊育肥村”、 “大棚村”、“刺绣村”、“鸵鸟村”、“土鸡村”、“养鹅村”、“火鸡村”等15个专业村。
同时,重点实施好计生扶贫幸福工程、残疾人优扶工程和贫困妇女 “畜牧兴家”扶贫工程,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
增强扶贫资金项目的引导、支撑、辐射功能,确保扶贫效益最大化。
加大对自治区确认的小康建设示范乡和示范村的投入力度,同时,确保低收入贫困人口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达到100%。
另外,认真实施好“两建一补”扶贫救助工程,即:建立扶贫救助基金会,建立扶贫救助网络,除对低收入贫困人口实行最低生活定补救助之外,由县扶贫救助中心利用扶贫救助基金对农牧区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尝试和开展实物供给等救助活动。
(六)抓好科技扶贫,引领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科技扶贫为主线,向科技要扶贫效益,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以促进贫困乡村和农牧民稳步增收。
充分发挥尼勒克县的资源优势,选准项目,建好基地;滚动发展,综合开发。
着重建设好脱毒大蒜、脱毒马铃薯、旱作马铃薯、新疆褐牛繁殖推广、驼鸟繁殖、澳州羊驼引进、肉鸽养殖、火鸡养殖、伊犁草原牧鹅养殖、哈萨克妇女刺绣、果蔬保鲜库等10个科技扶贫基地。
全县以点代面,示范引导,建设100-200户科技扶贫示范户,。
20xx 年,要依靠先进实用技术的导入,培育特色产业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牧民,让贫困农牧民从科技扶贫的实际应用中增长致富本领。
争取自治区科技扶贫成果展示会在我县召开。
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将提高我县科技扶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绩效。
(七)抓好和外资项目,拓展外资扶贫领域。
积极拓宽外资扶贫的范围、领域,丰富外资扶贫的内容,不断增加合作伙伴,开展富有成效的投资合作项目。
构筑外资项目利用平台,建立外资扶贫规划和协调机制,保障外资项目办公室的正常运行,加强与国内扶贫资源的整合,增强外资扶贫的实际效果,为贫困乡村提供更为广泛、更为有力的外资扶贫服
务。
具体抓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唐布拉旅游风景区绿色扶贫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启动国际农发基金(IFAD)项目,借助外资参与扶贫开发,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xx年,外资项目进入启动阶段,按照县委11号文件精神,县委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协调人员,落实机构编制,保证人员到位。
(八)抓好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建设和制度落实,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
1.扶贫开发规划要以乡(镇)场为基本单元,以贫困村为基础,先编制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再在村级规划基础上编制乡(镇)场和县级规划。
村级规划一是要在县扶贫开发局的指导下,按照向自治区申报的40个贫困村指标和县政府依据贫困状况确认定的县级贫困村而编制;二是要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措施、帮扶单位和资金来源等;三是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评估论证并批准;四是由县扶贫开发局汇总报州扶贫办和自治区扶贫办备案。
2.通过规划建立20xx-20xx年县、乡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
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10月份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县政府规定的扶贫开发规划原则和程序进行适当调整。
今后每年度的扶贫开发项目计划必须从扶贫规划项目库中选择编排,凡未列入扶贫规划项目库的项目,不能安排使用扶贫资金。
3.在财政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安排上,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在自治区下达的资金指标内,从本县实际出发,贫困村之间适当平衡,但也要体现重点,其中 70%用于自治区当年验收的贫困村发展生产。
同时,项目的资金补助标准不得高于自治区规定的标准;项目要由县扶贫开发局会同县财政局审核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申报,项目下达后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安排下方可组织实施。
4.要巩固“制度落实年”的工作成果。
全县的扶贫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扶贫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组织专门力量,集中人员,高质量地完成建档立卡任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设立微机档案。
另外,完善扶贫资金监管体系,对扶贫资金运行实行全程监控。
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对财政扶贫项目运行、扶贫资金管理、扶贫效益分析等情况继续进行绩效考评。
同时,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尼党发[20xx]11号《关于进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精神,不断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县、乡、村三级层层落实扶贫开发目标责任书,坚决实行扶贫开发“一票否决制”。
县财政20xx年列入预算的100万元县级扶贫配套资金,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具体研究扶贫项目,并落实到当年农口资金整合的重点验收村。
(九)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机构,高位推动,坚持扶贫就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
20xx年扶贫开发继续实行高位推动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场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作为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精神以及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工作导向的具体行动落到实处。
要健全县、乡、村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扶贫开发中强化政府行为,把具体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
同时要切实充实和加强县、乡两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力量,稳定人员,改善条件,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
要认真落实尼党发【20xx】11号文件精神,县委组织部、人事、机构编制要大力支持县、乡两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建设,强化人员力量,强化部门职能,强化考核管理,切实保证扶贫开发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十)加强调研,全面协调,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调研,全面开展扶贫规划工作。
扶贫规划工作是深入各乡、村和贫户整个工作的过程,是反复思考形成思路的过程,也是明确发展方向、坚定信心的过程。
这是要求必须在准确把握发展方向、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吃透基本情况,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开展规划工作。
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一是认真总结“十五”扶贫开发的经验,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县实际,紧紧抓住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三是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式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四是深入了解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和群众的所想所盼的问题;五是充分应用已有的扶贫成果,超常规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0xx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任务重、难点多、压力大,但我们相信,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能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四
为深入贯彻市委办发〔2014〕47号、x市府函〔201x〕xx号、XX委办发〔201x〕xx号、XX委办发〔201x〕xx号文件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安排,认真践行“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持续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我局开展联村帮扶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XX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全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的重大机遇,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和“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三三六六”政策支撑体系,以深化“挂包帮”和定点帮扶工作为切入口,促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以“1+6”,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六大工程”为抓手,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限时消除贫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域扶贫。
扩大开放合作、改善区位条件;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均衡发展;精准识别、因户施策。
坚持整体推进,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因地制宜连片规划建设产业基地,科学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坚持增收核心。
促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来源。
(三)工作目标。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六大工程”为载体,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改善XX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消除贫困为目标,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三年实现脱贫目标。
重点扶持好1、2、3、4、5、6、7、8、14、16社1000亩土地流转开发项目和10、 11、12社500亩“仙谷草”专业合作社种植铁皮石斛、湿地松以及养殖淡水鱼项目。
力争2015年减贫率达到60%,2016年减贫率达到90%,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把握挂包村实情理思路。
通过与干部群众座谈,进一步摸清xxx村的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基本情况,找准制约XX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了解当地贫困户现状和致贫原因,进一步明晰工作基本思路。
(二)协助制定中长期规划定目标。
协助XX村制定帮扶规划,协调落实发展项目,帮助争取帮扶资金,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全区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到村到户规划,落实具体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
帮助贫困家庭培育增收致富产业。
引导其因地制宜开展蔬菜种植和生猪、黄羊、土鸡等养殖产业,使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趋于合理,优势更加突出,带动其走上致富之路。
(三)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见行动。
局机关成立“走基层”和深化“挂包帮”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驻村工作组。
建立党员干部联村帮户责任机制,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责任帮扶2户贫困户,普通党员每人挂包1户贫困户。
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帮扶,重点协助村社干部开展扶贫工作;走访联系帮扶户,帮助化解困难群众矛盾纠纷;指导开展产业发展规划,找出问题症结并初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协助村两委抓好基层党建、生产发展、制度管理、社会稳定等工作, 切实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帮扶困难群众。
(四)集中开展精准扶贫解民困。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以蔬菜为主的重点种植大户,辅助扶持养鸡、养鸭、养鱼、养猪、养羊大户。
二是积极协调帮助村社道路硬化纳入规划项目,切实解决路畅的问题。
三是加强村委会阵地建设,完成活动场地硬化、墙面粉刷、制度上墙和指导开展规范化管理,帮助提高基层党组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制定家庭致富项目,解决其生产、生活的具体困难。
五是集中开展暖冬扶困行动。
重点围绕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暖冬”扶困行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
六是开展扶智扶技活动。
重点为挂联村和贫困户送农用物资、送劳动技能技术、送务工创业信息、送惠民政策、送产业发展项目、宣传社保政策等,帮助贫困户培育致富产业,促进增产增收。
七是开展天使送健康行动。
组织医疗队对村民和特殊困难群体开展身体检查和健康知识宣传,帮助改变生活陋习,培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八是法律援助到户,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在XX村建立法律援助点,确立援助联络员,为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建立完善帮扶制度惠民生。
立足于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多与困难群众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劳动技能,推进落实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和养殖产业,带领群众参与惠民政策学习贯彻和帮扶物资、资金兑现落实。
帮扶干部要记好民情日记,党委“一把手”每季度至少到帮扶村开展工作1次以上、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和普通党员干部每月不少于4次、驻村人员派驻时间不少于2年。
(六)认真建好“四本台账”促成效。
一是民生诉求台账。
主要记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困难群众台账。
主要记录困难群众的信息。
三是信访稳定台账。
主要记录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和各类重点人员的信息。
四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台账。
主要记录帮扶挂联村、困难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规划与措施,动态反映帮扶工作和脱贫致富的进展与实效。
对“四本台账”收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办成的实事、需要调处的矛盾、需要改进的工作、需要帮扶的对象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严格实行销号式管理,决不能徒陈空文、失信于民。
(七)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抓深入。
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群众所需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局党委领导干部:重点为推动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展产业规划,寻求项目支撑、资金支持;挂联困难户提供物资、信息或项目支持,化解矛盾纠纷,规划发展致富产业,帮助促进增产增收。
一般党员干部:重点帮助挂联困难户找门路、跑市场,帮助生产,代办事务,开展送课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政策下乡、送法律下乡、送信息下乡等活动,与残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学生)等贫困对象结对帮扶,着力把惠民帮扶工作做细做实。
驻村干部:协助村“两委”做好“挂包帮”精准扶贫基础性工作,建章立制做好人员分工和责任落实,与帮扶单位搞好对接联络和情况反馈,配合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根据区直工委或单位的安排,按时上报“挂包帮”信息和报表资料,及时开展帮扶总结和工作汇报等。
三、工作要求
(一)领导示范带动。
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联系指导基层、与群众结对认亲、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与干部群众谈心谈话等制度上“走”在前列、“落”到实处,带动党员干部“走基层”长效务实深入。
(二)强化协作配合。
开展“走基层”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通力协作,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对在活动开展中需要联合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搞好沟通衔接,上下同心、左右合力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
直属单位各党支部,要按照局党委的工作部署,迅速开展帮扶工作对接和帮扶计划实施。
要互通信息,定期通过党委会和党组织生活会进行工作通报和工作意见、措施、经验交流,促进全系统党组织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三)加大工作投入。
开展“走基层”和精准实施“挂包帮”扶贫计划,要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局党委的安排,认真搞好组织领导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确保帮扶工作科学规范和有序实施。
要加强“挂包帮”人力调配和帮扶资金调度,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帮扶工作科学合法、务实高效。
(四) 严肃工作纪律。
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纪律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注重工作实效。
下基层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轻车简从,严禁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严禁走过场、摆花架子,切实树好形象。
四、组织保障措施
司法局成立精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廖秀婷任组长,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税永海、副局长朱代强、政治处主任冯会容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各支部书记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处,由局总支副书记邓玲任办公室主任,机关支部书记蒲善国任工作组组长。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五
根据省委、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皖发〔2015〕26号)和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委,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坚持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结果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乡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思路
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严格落实省、市、县“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部署。
紧盯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逐级签订责任状、制定任务书、划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规划引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整村推进”为抓手,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脱贫等为着力点,以政府兜底为保障,着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收入。
(三)目标任务
到2018年底,全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到2020年底,全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重点工作
根据识别结果,针对致贫原因,明确帮扶责任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各对口帮扶单位、帮扶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到户的帮扶工作。
派出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帮扶工作,确保扶贫政策和社会资源精准滴灌到相对贫困户。
(一)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扶贫。
根据贫困村自身条件,积极探索适宜贫困村特色的种养业,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
统筹使用扶贫资金,提前谋划种养业扶贫项目,依托留城寺产业扶贫项目,推动全乡产业扶贫稳步推进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
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扶贫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我乡处于城郊片的优势,积极开发原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垂钓休闲、农家乐、养生度假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
(二)实施社保兜底扶贫工程
建立农村低保户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开展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
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
加快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扶贫工程。
建立住建部门危房改造信息与贫困人口危房改造需求信息共享机制,整合使用危房改造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
(三)实施就业培训扶贫工程
一是对失地农民、易地搬迁户等贫困人群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通过培训至少掌握1项致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实施社会扶贫工程
加快推进社会扶贫工作。
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建立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队(扶贫专干)驻村全覆盖的定点帮扶机制。
深入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
开展“企业帮村”活动,倡导民营企业包村包户扶贫,建立社会爱心人士帮扶平台,确保帮扶项目发挥效益。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扎实做好建档立卡,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严格识别程序,把好关键环节,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认真制定扶贫对象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和脱贫责任清单,确保底数清、户情明、措施准、责任实,做到“一村一策一部门,一户一法一个人”,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建立扶贫对象退出管理机制,制定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标准、程序、核查办法。
对出列的贫困村,在攻坚期间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实行精准识别工作分级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扶持对象精准识别、公开公正、经得起检验。
(二)建立队伍保障机制
建立与精准脱贫攻坚要求相适应的乡、村两级扶贫机构和队伍,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
乡成立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张固明、乡长田大军任组长,彭勇副书记、王保华副乡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站所办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一个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开发工作。
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的扶贫工作领导组织,明确村级扶贫专干,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对接,稳步开展。
(三)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增强脱贫攻坚的合力,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心。
生动报道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典型,加强扶贫开发交流合作,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舆论氛围。
(四)建立考核监督机制
制定脱贫攻坚考核办法,以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为主要考核指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纳入乡对各村的综合考评内容,对各村两委班子实行严格考核。
对扶贫实绩突出的,年终考评予以一定奖励;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并约谈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
加大对定点帮扶工作和驻村干部的考核力度,实行月报、季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公告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
坚持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
加强督促检查和社会监督,对全乡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分析梳理,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通报督查情况,总结推广先进;定期对各村、各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各村、乡直各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宣传好,动员好,并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全乡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的政策组合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