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精简5篇)

时间:2019-03-05 07:50: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篇一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和风俗。其中,壮族三月三的庆祝活动是最为盛大和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以表达他们对春天来临的欢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包括龙船赛、打鱼比赛、跳苗秧舞等。其中,龙船赛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将装饰精美的龙船放入河流或湖泊中,然后划船手们会用力划动船桨,竞相争先。整个活动过程中,人们会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而打鱼比赛则是壮族人民丰富生活的体现,他们会用传统的渔网或渔具捕鱼,比赛谁能捕到最多的鱼。跳苗秧舞是表达对美好农作物丰收的期望和祈福的一种方式,壮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苗族服装,在田间跳舞,展示他们的优美舞姿和独特的文化。

除了以上的传统活动,壮族人民还会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共享美食。他们会准备丰盛的酒席和各种美味佳肴,如腊肉、酸笋、糯米饭等。人们围坐在一起,畅饮畅食,互相祝福和祝愿。这是一种拉近亲朋之间距离的方式,也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更是壮族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己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活动,壮族人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独特身份和归属感,同时也可以让其他民族了解和认识壮族文化的魅力。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更是壮族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象征。他们通过这些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祖先的敬意。这些传统活动不仅能够带给壮族人民欢乐和快乐,也可以为其他民族提供一个了解和体验壮族文化的机会。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篇二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和风俗。而壮族三月三的庆祝活动则是壮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庆祝活动,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包括祭祀祖先、舞狮子、赛龙船等。祭祀祖先是壮族人民非常重视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前往祖坟,献上鲜花、香烛和美食,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舞狮子也是壮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活动之一。他们会穿上狮子装扮,表演狮子舞蹈,以娱乐观众和祈求好运。而赛龙船则是壮族人民最热衷的活动之一。他们会将装饰精美的龙船放入河流或湖泊中,然后划船手们会用力划动船桨,竞相争先。整个活动过程中,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更是壮族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己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活动,壮族人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独特身份和归属感,同时也可以让其他民族了解和认识壮族文化的魅力。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是壮族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象征。他们通过这些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祖先的敬意。这些传统活动不仅能够带给壮族人民欢乐和快乐,也可以为其他民族提供一个了解和体验壮族文化的机会。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同时也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之一。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篇三

  “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而关于歌圩节

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人们称她“刘三姐”。刘三姐聪明过人,经常有山歌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揭露财主们的罪行。以至于财主们一心想将刘三姐,除之而后快。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下山时,一位名叫莫怀仁的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导致刘三姐不幸坠崖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现在每年三月初三这天歌唱,一唱便是三天三夜,从此,歌圩节便形成了。

  “咚,咚,咚。”

  听,这是哪的声音?原来,这是有人在跳竹竿舞啊。

  一些壮族的原住民手持竹竿,对立面的站着。口中唱着山歌,手中的竹竿便跟着山歌的节奏上下摆动着发出“咚咚”声。唱起了山歌,那些手捧五彩糯饭的壮族老乡也跟着节奏跳起了竹竿舞。激昂欢乐的竹竿舞,不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的身心,也使一些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进去。顿时,所有的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都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一曲竹竿舞未了,歌圩节的另一出重头戏――山歌对唱,开始了。

  “林中千万树,单这颗匀称;林中这些人,数妹最心称。”在这个壮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里,壮族人民不仅会举行盛大的宴会,还会在这天择良人。若有能对上山歌的人,便是有缘人。

  除了竹竿舞,山歌对唱等活动,壮族人民还在那三天里举行舞龙(狮)、斗牛、吃五彩糯米饭、抛彩球等活动,以示喜庆。

  祭三姐,唱山歌,三月三,歌圩节。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篇四

  每年农历三月,正是风和日丽,春花灿烂的时节,我们广西壮族同胞也迎来一个传统盛大的节日——三月三。 每年三月三,家家户户都要蒸上花糯饭。今年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几天,奶奶就把做花糯饭的原料:枫树叶、染饭草、黄花、糯米都准备好了。

  三月初二,吃完晚饭后,我就让奶奶教我如何做花糯饭。奶奶说:“做花糯饭,首先要准备各种颜色的水,这是很关键的,否则就蒸不出漂亮的花糯饭了。”我看见奶奶把捣碎的枫树叶先用水煮,再用手搓,如此反复几次,最后过滤,墨一样黑的'水就准备好了。接下来是染紫色的染饭草,做法和枫树叶一样。最容易做的是黄颜料的水,先把黄花放到水里煮几分钟,再倒出过滤就可以了。最后奶奶把煮好的水分别放在不同的盆里,倒进糯米进行浸泡。就这样,蒸花糯饭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只要等到第二天把用不同颜色的水浸泡的糯米蒸熟,大工就算告成了。

  奶奶边教我,还边给我讲了一个传奇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广西有一位名叫“刘三姐”的歌仙,歌声优美,但她常用山歌揭露财主们的罪行,财主们却拿她没办法,心中很是记恨。终于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在刘三姐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其跌入山谷身亡。后来人们就在三月初三这天蒸花糯饭祭奠她,唱山歌来纪念她 三月三的早晨,我在一股浓浓的香味中醒来,原来奶奶已经把花糯饭蒸好了。我连忙起来,奶奶就把蒸好的花糯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的,香喷喷的,又活像一个美艳的花盆。黑的如墨,白的似玉,黄的像金,紫的若水晶,很是漂亮。让人看的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的捏上一团,放进嘴里,真香!我吃了一小碗后,就捏上一团窜门去了。各家小朋友都拿出自家做的花糯饭,看谁家的做得漂亮。

  今年的三月三我学会怎样做花糯饭,真佩服古代广西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能从大自然中发掘如此漂亮的食用的颜色。我还了解了民族的英雄: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的刘三姐。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篇五

  No.1五色糯米饭

  壮乡人在三月三、清明等节有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壮乡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颜色鲜艳,由白、黄、红、紫、黑五种颜色组成。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栀子具有清凉解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色用的则是枫叶。《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泻益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的作用。用枫叶煮出来的饭,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后来,壮乡人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每到节庆日,五色糯米饭的清香便萦绕着壮乡人的生活。

  No.2唱山歌

  广西壮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曲调悠扬,歌词以七言四句为主,讲求平仄押韵。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伴奏乐器一般为二弦、竹萧、南胡等,配合歌声抑扬变化,听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No.3抢花炮

  抢花炮是一种流行侗族、壮族和仫族等民族中的传统文娱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长盛不衰。

  传统的抢花炮方法,场地通常在河滩或山坡上,不限人数,只放三炮,每炮大家一起抢。花炮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放在炮架(送炮器上)。炮架用的是旧式铁笼,内装火药点燃火炮,先后把三个花炮轰上天空,带落下时,所有人员都可奋力夺取。按民间传统,抢得头炮者,人财两旺,抢得二炮者,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吉祥如意。因此,参与抢花炮的人个个奋勇争先,互不相让。花炮最终被某人抢到后,唢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胜利者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就是壮族农历“三月三”的风俗。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精简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