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大的麦穗》教后反思 篇一
《最大的麦穗》这本书是我在教育实践中使用的教材之一。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意识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最大的麦穗》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种植出了一颗巨大的麦穗,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我开始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发现了一些教学中的问题。在我使用《最大的麦穗》这本书进行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学生只是停留在故事的表面,没有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意义。这让我意识到,仅仅使用一本故事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因此,我开始尝试使用一些互动教学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故事。
最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通过使用《最大的麦穗》这本书进行教学,我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因此,我开始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因此,我开始主动参加一些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最大的麦穗》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反思。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和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大的麦穗》教后反思 篇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大的麦穗》教后反思范文
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借事说理,因此在精读感悟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展开教学。在学生找出这三句话后,我让学生边默读句子边写批注,此时,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这样,就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抒发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也让学生真正做到了与苏格拉底对话。如在理解第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理解:“苏格拉底表面上是告诉学生不能重新回头选择麦穗,但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会重复!”另一位学生说:“由苏格拉底的话,我想到了在人生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许,学生批注课文使课堂“一时寂静”,但带来的收获是丰厚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做法真是既务实有效,又返璞归真!
抓住题眼 激发阅读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后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又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
上课伊始,一番导入后,我转向学生:“《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记实文章,是写人的,而且是写一位扫路人,在你的印象里,扫路人有着怎样的形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人说:“我觉得扫路人很辛苦,每天都起早贪黑的。”有人说:“我觉得扫路人的'穿着很朴素。”有人说:“我觉得扫路人的工作很平凡,但他们的劳动换来了我们整洁的环境,所以我认为他们又很伟大。”……于是,我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的,要认识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课题,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纷纷提出心中的问题,筛选过后,我便邀请几位学生把有
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如:天游峰在那儿?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这位扫路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便饶有兴致的打开课本阅读起来。《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后反思
本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对于这样一篇写人的文章,课堂上,我始终以“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读读、画画、议议。当然,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要在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才真正读进文中去,在脑海中真正浮现出这位老人的形象。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真正让学生走近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