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通用3篇】

时间:2017-07-07 08:19: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 篇一:中秋的月饼传说

中秋佳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观赏明月,传承着中秋的传统和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莫过于月饼了。

据说,月饼最早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那时,北方人用面粉、豆沙等食材制成的饼,称为“月饼”,而南方人则用大米、糯米等食材制成的饼,称为“团圆饼”。这些饼都是用来祭祀月亮的,人们相信通过食用这些饼,能够得到月亮的祝福和保佑。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美食,成为了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月饼的制作工艺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不仅有传统的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还有各种创新的口味和馅料。例如,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奶黄月饼等,都成为了现代人喜爱的新品种。

除了味道的不断升级,月饼也开始注重包装的设计。许多月饼品牌都会推出精美的礼盒,以及与包装相配套的茶具或餐具,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些高端的月饼甚至还会采用珍贵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成限量版的奢华月饼,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月饼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有些人认为传统月饼过于油腻,热量较高,不利于健康。因此,一些月饼品牌开始推出低糖、低脂、无糖等健康款式的月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无论如何,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代表食品,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无论是传统口味的月饼还是创新口味的月饼,都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思念。在中秋佳节,与亲友们品尝月饼,共赏明月,不仅是一种习俗和仪式,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

中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 篇二:中秋的家庭团聚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放下手中的繁忙工作,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团圆时光。

中秋节的家庭团聚,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习俗之一。当这一天到来时,人们会提前购买各种美食,准备丰盛的晚餐。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美食,畅谈家常,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关爱。无论是长辈们的关心,还是晚辈们的孝顺,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中秋节的家庭团聚,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沟通。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和陪伴。而中秋节,正是一个可以表达情感的机会。无论是长辈们的嘘寒问暖,还是晚辈们的问候和祝福,都会在这一天得到最真挚的回应。家人们在共同的欢笑和祝福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中秋节的家庭团聚,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在这一天,长辈们会向晚辈们讲述中秋的传统和故事,告诉他们中秋节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种方式,晚辈们能够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变革的发展,中秋节的家庭团聚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有些家庭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法全家团聚,只能通过电话或视频来表达思念和祝福。有些年轻人则因为外出打工或求学,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共度中秋,只能在异地陪伴的日子里,默默祝福。

无论如何,中秋节的家庭团聚是一种珍贵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团圆的晚餐,还是亲人们的问候和祝福,都蕴含着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思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珍惜和感恩,与亲人共享团圆的快乐时光。

中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 篇三

【#高中作文# 导语】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它是团圆、幸福、吉祥的象征。你的中秋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希望能帮到你。


【篇一】


  中秋佳节,月色撩人。

  吃过美味的月饼,话过有趣的家事,老人孩子都已经慢慢的醉入了甜蜜的梦乡,庭院内外显得一片静谧,只有那架葡萄藤上层叠的叶片不时被清风惊扰的哗哗声。

  月色如水,静静地铺排在庭院内外,山村之间。

  夜,遁去了尘世的喧嚣,给山村带来一份难得的宁谧与和谐,而我却满心兴奋,失眠了。

  蓦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无声息的溜了进来,出现在床前的书桌上。顿时,整个房间都明亮了起来。

  我是喜爱月的,对中秋之月尤是挚爱。于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寻觅这美妙的月光。

  开了门,穿过小

路,不远处就是野外。这时整个月便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纯洁的,带着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辉。

  秋夜,月华如水。远处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轮廓,越发显得崔巍了。

  河流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很突出,溪流是欢快还是悲伤,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这样流淌着,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许这就是它的初衷吧。

  从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岩石上。我仰头寻找令我痴迷的月光。柔柔地,温润地,不带有任何的纷纭,不带有任何的芜杂。

  只是一缕清辉,只是一份宁谧,这就已经足够了。能在这样的夜里,寻找到一个如此的境界,我心已经满足了,无需再满世界的寻找安静。

  夜,渐渐的凉了。露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里很是愉快,很是高兴。心里觉得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愉快了,于是心底生出一种别样的情绪来。

  月光无声的流淌着,河水也在无声的流淌着。夜,消去了所有的声响,让所有的东西沉浸在宁谧之中。

  我感到了丝丝的凉。按说,现在不是很冷的季节,为什么在我的心中还是这样的寒冷呢?

  白天,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我疲于应付,使我焦头烂额。白天的延续,经常使我在夜里不得安宁。我经常的处于失眠的境地,因而显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而月光是公正的,特别是这中秋之夜的满月,它不因我的渺小而鄙视我,它不因我的成功而阿谀我,它一直就是默默的看着你,看着你走的每一步。


【篇二】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篇三】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